2007年3月13日星期二

微创新法治腰椎骨折

微创新法治腰椎骨折


  (通讯员陈孝谋记者冯立中)常言道:伤筋动骨100天。可是52岁的张大娘腰椎骨骨折后只在床上休息了两个多星期就带着腰带下床活动了。帮助张大娘恢复健康的是安徽省立医院骨科的医生,他们采取了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技术,使得患者术后的恢复期大大缩短。  张大娘家住安徽省肥东县,前些天在家盖猪圈时不慎从2米多高的地方坠落,当时她就感到腰部已经不能活动,而且双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明显下降。经安徽省立医院骨科医生检查证实,张大娘第一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导致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经过牵引等辅助治疗以后,医生们决定为张大娘做微创手术来治疗骨折,这种手术医生们称之为经皮第一腰椎椎体骨折椎弓根钉钢板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中,医生在患者背部的骨折处上下两个椎体的两侧皮肤各切开一个约2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从切口处通过微创器械将椎弓钉和钢板植入至骨折腰椎上下两个椎体上,将骨折椎体复位固定。手术进行得十分成功。术后X线检查发现,骨折椎体复位良好,已经压缩了近2/3的椎体完全恢复了正常椎体的高度。  据主刀大夫童元主任医师介绍,过去这类病人多采取后入路行椎体骨折的椎弓钉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切口约需14厘米左右,而且手术时间长,对患者肌肉、关节囊、韧带等的剥离损伤较大,术后病人恢复慢,一般要卧床2到3个月才能下地活动。新的微创手术对医生手术中的准确定位和手术技巧要求较高,它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减少了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询问腰椎骨折的治疗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1岁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昨天MRI检查报告如下:1.MRT所见:腰椎生理弧度正常,L1椎体轻度压缩,前上缘局部信号异常,呈稍长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相上呈稍高信号,余椎体内未见明显信号异常,腰椎各椎间无狭窄征象,各椎间盘未见明显信号异常,亦无明显膨隆\突出征象.脊髓圆锥下缘约平L1水平,未见明显信号异常.2.诊断印象:L1椎体轻度压缩性改变.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破腹产小孩已4个月,发现轻度压缩性已50天. ●目前一般情况:睡在床上,走路等不痛,就是起床时或站起来有时突然很痛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50天以前拍片,发现椎体轻度压缩性,吃中药,每天起床锻炼,开始还好一点不痛,就是腰部不受力.最近经常在起床时或站起来有时突然很痛. ●其它:现咨询以下几个问题:1.是否与剖腹产打麻醉有关系?2.现在的医生说一个月内不要下床,且在这一个月内不要坐.此方案如何?3.可否有更好的方案?4何时可以痊愈?5.小孩断奶是否痊愈要快些? 你好,胸腰椎骨折可以进行中医护理: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较多见,如果护理不当, 会给患者造成终生残疾。护理措施 情志护理胸腰椎骨折多属突发性急外损伤, 伤及筋骨, 以致气血瘀滞, 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焦虑、急躁及对疾病预后惊恐的心理。生命体征的观察 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护理患者 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 并发症的护理 腹胀便秘按摩腹部 尿闭 褥疮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 胸腰椎骨折为脊柱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多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治疗效果的好坏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 故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精心的护理相当重要。早期各种并发症应辨证施护, 腰背肌功能锻炼是脊柱功能恢复的可靠保证, 护理人员要给予正确指导。同时做好情志、饮食、生活等各项护理。

遇劫本田撞伤骑车人 导致伤者腰椎骨折

· 遇劫本田撞伤骑车人 导致伤者腰椎骨折 ·
昨天上午9点30分左右,陈先生在菜户营桥西南辅路慢速行驶,突遇两青年男子拉车门抢包,护夺中,车辆失控,撞飞一骑车妇女。整个过程不足两分钟,陈先生从受害者变成肇事者。
  两分钟内先被抢后撞人
  陈先生开的是山东牌照白色本田思域,当时由西向东行驶在菜户营桥西南辅路。他说,路上车多,时速只有十几公里,相当于慢跑速度。
  事发前,他说看见两个男青年从后面跑过来,但没怎么在意,“突然,其中一个跑到车旁,拉开左边车门,抓住了方向盘,还没等我反应,另一青年就从右边打开车门,抓住了副驾驶座位上的皮包”。
  陈先生右手立即拽住皮包,左手稳住方向盘,“这时左边抓方向盘的青年突然撒手,车猛地右打轮,朝路边冲过去。”他说,车子失控的时候一直想踩刹车,但还是冲出了六七米,撞上一名骑车人后停住。两青年见状,不再纠缠,放下包转身逃走。
  陈先生说,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他害怕极了,不记得怎么撞人的。
  三个月才能治好腰椎骨
  目击者说,发生抢夺时,车仍在慢速行驶,突然右转、加速、前蹿,撞上一辆自行车的尾部,骑车妇女被撞飞,腰部磕到本田车头后倒地。
  骑车妇女随后被999送到附近的和平医院抢救。记者赶到医院时,骑车妇女已出抢救室,办理了住院手续。医生说,伤者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势较重,但没有生命危险,暂时无需手术,只要好好休息治疗,3个月就能恢复。
  在医院,记者见到了受伤妇女的丈夫李大爷。李大爷说,妻子姓步,56岁。二人家住菜户营附近,当天骑车到附近遛弯。事发时,他骑在前面,听见动静回头时,妻子已经倒在地上。步大妈说,当时只觉得背后“咚”的一声,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随后赶到医院的陈先生承诺负担全部治疗费用,并先付了800元住院费。

女生的8个秘密

作者: danny[44549200] 时间:2007-03-10 23:01:35 收藏 报警



 △你可以不会做家务,但不能不会花钱。

  不会做家务,

  男人不可能找个情人回家来干活;你不会花钱,他则比较可能找个MM帮你花。

  △你可以不化妆,

  但不能不购置全套的化妆品。

  不化妆你可以说你是“嫌脂粉污颜色”;可是如果你没有全套的化妆品,就说明你根本没有随时“上得厅堂”的心理准备。

  △你可以不喜欢逛街,

  但不能不喜欢shopping。

  不喜欢逛街,说明你成熟,购物有自己独到的品位;不喜欢shopping,则只能说明你没有新意、不热爱生活。

  △你可以不拿钱,

  但不能不上班。

  这里的“上班”,包括自由职业和公益事业。你拿钱,是你的能耐;你不拿钱,是一种奉献的美德。从事社会工作,才会具有社会地位。

千万别相信男人对你说:“回家来吧,我养你”,(养你可以,回家不行!)那是他想把你慢慢培养成一个标准的黄脸婆,以备日后唾弃。

  △你可以不常聚会,

  但不能不常和朋友联系。

  不常聚会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工作繁忙;可要是不常联系,男人可就要沾沾自喜地以为他是你的唯一。他们总是贪得无厌,一旦他成了“唯

一”,他要求“加薪”的时候就到了。

  △男人出去happy,

  你可以不限时,但不能不查岗。

  你限时太紧,难免给他造成压力,觉得玩也玩得不尽兴,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可是你给他自由太过火,电话也不打一个,他又会觉得你不

重视他。男人们聚会时,接到自家女人的电话会大叫:“瞧!查岗来了!”那其实是一种甜蜜的语气。

  △你可以不贤惠,

  但不能不撒娇。

  再温顺的男人,骨子里都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味道。撒着娇去和他沟通,不贤惠也不会让他觉得你霸道,反而是一种可爱和调皮,他会心甘

情愿地替你去贤惠。

  △你可以按照这套方法去做一做女人,

  但可不要把这些一条条地读给你的男人,因为这只是属于女人的秘密。

不满春运车票涨价 湖南爆发警民冲突

不满春运车票涨价 湖南爆发警民冲突


● 李气虹●电话采访报道(广州特派员)
  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珠山镇民众因不满当地春运车票涨价,与警察爆发冲突。消息人士声称,有超过两万名群众参加暴动,多部警车被烧毁,将近90名民众被警察打伤,其中一名中学生送医不治。永州市公安局证实当地确实发生群体性事件,但否认打死打伤群众。

  率先在“中国泛蓝联盟”网站发布消息的张子霖昨晚在电话中告诉本报,中国政府今年宣布春运车票不涨价,但经营珠山镇至零陵之间春运长途客车路线的安达运输公司,却将车票从原来的6元(人民币,下同,约新币1元2角)上调至10至15元。本月9日上午10时左右,近千名当地群众到车站集会,要求降价。

  姓名不详的安达运输公司总经理据称带了一车疑似黑社会分子的人赶至现场,对群众口出威胁,引发集会群众强烈不满,推翻安达公司4辆客车。

  隔天,那名总经理又带了几十个不明身份人员,宣称“要出2000万铲平珠山镇”,激化了当地群众的不满情绪,当天下午2时一万多人聚集,烧毁了安达运输公司的一辆客车。当晚,零陵区政府调集了百多名防暴警察赶至珠山镇维持秩序。

  到前天下午,集会群众达到两万多人时,警方开始动手抓人,和群众发生激烈冲突,4名民众被警察带走。其中三人获释后称被警方殴打,愤怒的群众于是用砖头、石头抛砸珠山派出所的门窗。防暴警察则用一米长的钢筋和警棍反击群众,有十多人被打伤,包括4名学生。其中一名被打伤的实验中学初中生被送院,昨天宣告不治。

  张子霖在电话中说,目前在现场镇压的警察约有1700多人,有90名群众被打伤、7辆警车被焚毁。当局昨天还从外地调派20辆军车,运载手持警棍、盾牌的武警士兵前去增援。目前,警方在珠山镇车站和派出所门前实施戒严。

  本报记者昨晚向永州市公安局查证,公安局发言人证实珠山镇确因春运车票涨价而发生“一般性”群体性事件,当局只派出百多名防暴警察前往现场维持秩序。当被问到是否有一名中学生被打死时,该名发言人表示:“没有这回事!”

  珠山镇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永州市(距离省会城市长沙约300公里),人口约有六七万。

中国老龄化严重 专家提倡推广孝道

中国老龄化严重 专家提倡推广孝道


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四亿
中国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人口专家建议重新提倡和推广传统的孝道,确保老人在家中得到妥善照顾。

中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席郑斯林10日在北京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世界上"尤为突出"。

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四亿,也就是说,将占据中国人口总数的30%。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唯一国家。

郑斯林承认,老龄化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养老金压力加大、医疗费用上升等。

但他说,老龄化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养儿防老?

政协人口委员会的另外一位副主席杨魁孚则建议,推广传统的孝道,可以帮助缓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儿女赡养老人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杨魁孚认为,它有其自己的长处,应该被家庭养老融入社会养老的体制。

他认为,有必要加强中国人传统的敬老、养老美德。

养儿防老,曾经是中国的传统。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广,这个传统也变得越来越淡薄。

现在,有些老人受到儿女的虐待,有些老人甚至以疏于照料为由起诉成年子女。

杨魁孚说,教育年轻人尊重父母尤为重要。

转载你是中国人是吧,我赌你不会听中国话!

你是中国人是吧,我赌你不会听中国话!



  西方人说话,主、谓、宾、定、状、补,除非能确信听者清楚所指,否则该有的一个不能省,该确指的半点不能含糊。中国人说话就不同了,主、谓、宾、定、状、补,只要听者没去一板一眼质问,该有的就都可以省(全省了,就是所谓的“只做不说”),该确指的就都可以含糊了事(含糊到家,就是所谓的“假大空”)。也就是说,西方人说话是说话人负责完整表述,清楚交待,如果听者不知所云,或者听不明白,或者产生误会,责任在说话人;而中国人说话呢,则是听者负责补充完整,想清想楚,如果听者一头雾水,或者莫测高深,或者自作多情,责任在听者。

  正是因为中国话有以上特点,所以尽管作为说话人倾向于自以为是,全世界都一样,但作为听者一厢情愿,自作解人,人云亦云,自欺欺人,却是中国特多。中国人说话密布机关,处处陷阱,可以说,中国人一开口就已经在有意无意的算计对方,你会不会中招就看你会不会听,那么,你会听中国话吗?

  西方人习惯一板一眼说话,听中国话也会一板一眼的质问,所以他们能听懂中国话,他们在先天上对中国话具有免疫力,与之相对,讲中国话的中国人就是在先天上对中国缺少免疫力了,嘿,全世界最不会听中国话的恰恰是中国人自己!

  (当然,在中国人如何对付自己人的问题上,西方人很容易会受蒙骗,因为中国人讲中国话,哪怕是同时讲给自己人跟外人听,也只会对外人作解释,并且是捡外人爱听的来解释,而对此种种解释自己人是一无所知的,如果西方人习惯性地以为一般中国人就是那么理解的,就上当了。)

  下面是一些中国话名言,你可以考考自己是不是会听中国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亡百姓苦】——皇朝兴,百姓苦,皇朝亡,百姓苦,皇朝兴亡百姓皆苦。(有些人不明白,既然是兴,为什么又说百姓苦?兴是皇朝兴,关百姓屁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自己所属的阶级、阶层、集团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身为百姓的你会享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服务”的待遇。)

  【主权高于人权】——统治者的主权高于百姓的人权。(不可能是百姓的主权高于百姓的人权,因为两者是包含关系,百姓的人权包含了百姓的主权。)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黑道白道,达到目的的就是好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颠覆了人们对形式正义的信念,人就再无正义感可言了,正好让人治的煽情填补心灵空白。)

  【发展就是硬道理】——能让国家机器的力量强大就是硬道理。(在国家社会主义者看来,毛时代的问题不在于害苦害惨害死了多少人,而在于令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也就是说,毛时代从根本上讲是政治正确的,只不过有些技术性失误。)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权者人人有份,不要急,排个队,让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那部分人先富起来。(公有,谁掌公权谁就有,私有,谁分公产谁就有,权贵排队分肥,就有了先富后富。)

  【稳定压倒一切】——权贵的稳定压倒百姓的一切。(对百姓来说,无非就是鲁迅所说的“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统一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我的一统比你们的生命还重要。(我+你们=我们,大家无分彼此,我是我们不错,你们是我们也不差,只要声音一统,一切就非常完美。)

  【中国特色】——冠上“中国特色”的特色(集权特色而尔,唯一的特色是叫法上有特色。)

  【和谐社会】——禁止不和谐声音的社会(山不冒烟不发声,谁敢说那是火山,肯定是唯恐天下不乱!)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于我的思想,统一于我的认识。(权力集中于我,偶就是核心,不统一于偶的思想,不统一于偶的认识,不就成一盘散沙了吗,还怎叫紧密团结?)

  【中国的人权状况至少要比美国好五倍】——中国统治者的人权状况至少要比美国好五倍(美国统治者被关进笼子里呢,好可怜)

  ……

  (希望有好事者多列举些)

  怎样,这些名言是不是对你有蛊惑效果呢?如果你对自己无信心,也许作聋作哑才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常有读书少的比读书多的还明白事理,读书少相当于是选择了作聋作哑啊。

  林云海

转载谁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

谁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


  初中时候就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本文中其他地方一律称作《中国宪法》)中的有关条款,其中最让人不能忘记的 是:第二章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第一章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学习时总觉得《中国宪法》是非常完美的法律 ,现在再翻《中国宪法》,仍然可以找到同样的条款,读到这样的条款时,心里总是暖乎乎的: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平等地学习、平等地工作,可以平等 地……

  但在现实中,又总觉得:中国公民之间 不是如同《宪法》规定的那么平等,感觉如此,又觉得没有什么依据能说明中国公民之 间不平等。有一天,在学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一律简称《选举法》时才恍然大悟——

  一、1人城市 居民=4个农民:

  1、《选举法》第三章第十 六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 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分配条 款中可以明明白白看出:1个城市居民=4个农民。

  2、《选举法》第二章“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第十四条规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的原则分配”。

  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 条款中又可以明白看出:1个城市居民=4个农民。

  “1个城市居 民=4个农民”写得简单点就成:1=4。这种连小学三年级学生都能看出是错误的东西,居然能成为一部重要法律的条款,成为法律之后且又经过四次修正都修而不正,我真是不明白得很 ——在中国一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颁布实施。三个环节中不管哪个环节都是中国的精 英们(往往是大学本科生)在把关,难道他们连1=4这种错 误都看不出来——我实在不敢相信可又不能不相信!

  当然真正的原因也许是:这是他们有意 这样做的!那就实在太可怕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等联 合起来未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判决就剥夺了四分之三农民的选举权,当然四分之三农民的选举权被剥夺了,被选举权呢自然也就消失了——连选举权都被剥夺了,谁还耐烦来 投票选举你做代表呀!

  也许这种条款的规定还留有一定各级人 大代表名额给农民,体现出一定的人权:使农民的代表能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 阐述农民的意志,维护农民的利益。但另外一个条款的规定则使得那尚未被剥夺掉选举权的可怜的四分之一农民的代表在各级人大发言机会都丧失殆尽了!那就是:

  二、间接选举=0个农民代表

  1、《中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九十七条规定“省、 直辖市、设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 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可见《中国宪法》直接规定了省级、市 级(地区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有了这样的规定,《选举法》就毫 不犹豫、当仁不让地把它用够用足。

  2、《选举法》第一章第二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所谓“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说穿了就是间接选举,即全国人大、省级、市级(地区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这种间接选举很容易就会把那些吃得不好、面黄肌瘦、穿得破烂、说话结巴的农民代表给 选掉了,不然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一下3000名全国人大代 表中,有哪一位是直接从事农业劳动且现在仍然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更不用说常委会的委员们了。

  这样一来,间接选举这种方式就把农民 代表选到银河系之外去了!农民能当上市(地区)级人大代表就已经是新闻了——新鲜 而且少闻!至于当全国人大代表,不知那些修了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农民何时才敢有的 念头了。

  这样一来,那仅剩的四分之一的农民的 选举权又被剥夺得一干二尽。当然被选举权也同样被剥夺一空了,连选举权都没有了, 谁还耐烦来投你们的票呀!。

  三、谁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

  《选举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我实在不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制定《选举法》时,根据的是哪个国家的《宪法》,不然,怎么连《中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的条款都没有读过?如果没有读过,那就麻烦 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第三条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努力学习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熟悉宪法和法律,掌握行使职权所必备的知识”。难道 我们的全国人大常委们没有熟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掌握《中国宪法 》就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当常委去了,就去制定《选举法》了。那岂不又违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如果读过《中国宪法》了,那么简单明了的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读不懂?我实在不知道常委们制定的《选举法》是 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呢还是在污辱和践踏人权!我实在不明白得很!

  《中国宪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选举法》同样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经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表决通过的。同样的一个机构,制定出如此互相矛盾至极的两部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们和全国人大代表们思维水平之高真的是令人佩服到了极点!

  《中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 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最高的法律效力”到了《选举法》面前、到 了全国人大常委面前、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面前哪里还有半点效力可言,这样的规定简直 形同虚设。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选举法》的相关条款明明同《中国宪法》的相关条款抵触着,且经过四次修正( 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都修而不正。《中国 宪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 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但《中 国宪法》和《选举法》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那谁来追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责任 ?怎么追究?《中国宪法》可没有规定呀!至于全国人大的常委们,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可不会聪明到制定一个条款来追究自己的责任的呀!

  更何况他们哪里会有负责任的勇气呢? ——推诿都还来不及呢!

  那谁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呢?

  是《选举法》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 吗?只怕《选举法》没有那个能耐!《选举法》和《中国宪法》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表决通过的,岂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自己扇了自己的耳光?那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谁的领导下工作呀?全在人大又在谁的领导下工作呀? ——还不都是中国共产党嘛!原来如此——是中国共产党扇了《中国宪法》的耳光呀。 但是,《中国宪法》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经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表决通过的才生效执行的呀!怎么,自己制定的《中国宪法》应该最大限度地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利益了吧,怎么还会再去制定一部《选举法》来剥夺中国农民的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呢?我实在不明白得很!

  何况,作为唯一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相当于其党派宪法性质的《党章》第三条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 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作为自己重要的基本要求,怎么在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制定表决通过《选举法》时却又明明白白地制定“1个城市居民 =4个农民”的条款?难道到了能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 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眼中“农民已经不是‘人民’”了?

  按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 国之一,对世界担负着维护世界正义的重任,但可悲是,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政府连 本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力都敢剥夺,都善于剥夺,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去维护世界正义呢?我实在不明白得很!

  据说,中国政府已签署加入《世界人权 宣言》文件。我特意打开《世界人权宣言》,看到第七条规定:“在法律前人人平等, 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第八条规定:“任何人当宪法或法律所 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偿” ,但中国的《选举法》侵害了中国农民的选举权,不知中国是否有所谓“合格的国家法 庭”来接受这种控诉,《中国宪法》可没有任何规定呀!

  唉,可怜的《中国宪法》!当您赋予公 民的权力被无情剥夺之后,您还有什么最高的法律效力?

  可怜的中国农民!当宪法赋予你们的权 力被无情剥夺之后,你们只有任人骑在脖子上吃喝拉撒的命了!

  

援助建交

其它加勒比海国家已放弃台湾,转移与中国建交。多米尼加于今年3月便与台湾断交,中国承诺向该国提供1.12亿美元援助。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圣卢西亚、苏利南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亦与中国有外交关系。

布什2004年获竞选总统提名的演讲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Mr. Chairman, delegates, fellow citizens: I am honored by your support, and I accept your nomination f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n I said those words four years ago, none of us could have envisioned what these years would bring. In the heart of this great city, we saw tragedy arrive on a quiet morning. We saw the bravery of rescuers grow with danger. We learned of passengers on a doomed plane who died with a courage that frightened their killers. We have seen a shaken economy rise to its feet. And we have seen Americans in uniform storming mountain strongholds, and charging through sandstorms, and liberating millions, with acts of valor that would make the men of Normandy proud.

Since 2001, Americans have been given hills to climb, and found the strength to climb them. Now, because we have made the hard journey, we can see the valley below. Now, because we have faced challenges with resolve, we have historic goals within our reach, and greatness in our future. We will build a safer world and a more hopeful America and nothing will hold us back.

In the work we have done, and the work we will do, I am fortunate to have a superb Vice President. I have counted on Dick Cheney's calm and steady judgment in difficult days, and I am honored to have him at my side.

I am grateful to share my walk in life with Laura Bush. Americans have come to see the goodness and kindness and strength I first saw 26 years ago, and we love our First Lady.

I am a fortunate father of two spirited, intelligent, and lovely young women. I am blessed with a sister and brothers who are also my closest friends. And I will always be the proud and grateful son of George and Barbara Bush.

My father served eight years at the side of another great American Ronald Reagan. His spirit of optimism and goodwill and decency are in this hall, and in our hearts, and will always define our party.

Two months from today, voters will make a choice based on the records we have built, the convictions we hold, and the vision that guides us forward.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a contest for the future. Tonight I will tell you where I stand, what I believe, and where I will lead this country in the next four years.

I believe every child can learn, and every school must teach so we passed the most important federal education reform in history. Because we acted, children are making sustained progress in reading and math, America's schools are getting better, and nothing will hold us back.

I believe we have a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honor America's seniors so I brought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together to strengthen Medicare. Now seniors are getting immediate help buying medicine. Soon every senior will be able to get prescription drug coverage, and nothing will hold us back.

I believe in the energy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America's workers, entrepreneurs, farmers, and ranchers so we unleashed that energy with the largest tax relief in a generation. Because we acted, our economy is growing again, and creating jobs, and nothing will hold us back.

I believe the most solemn duty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t is to protect the American people. If America shows uncertainty and weakness in this decade, the world will drift toward tragedy. This will not happen on my watch.

I am running for President with a clear and positive plan to build a safer world, and a more hopeful America. I am running with a compassionate conservative philosophy: that government should help people improve their lives, not try to run their lives. I believe this Nation wants steady, consistent, principled leadership and that is why, with your help, we will win this election.

The story of America is the story of expanding liberty: an ever-widening circle, constantly growing to reach further and include more. Our Nation's founding commitment is still our deepest commitment: In our world, and here at home, we will extend the frontiers of freedom.

The times in which we live and work are changing dramatically. The workers of our parents' generation typically had one job, one skill, one career often with one company that provided health care and a pension. And most of those workers were men. Today, workers change jobs, even careers, many times during their lives, and in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shifts our society has seen, two-thirds of all Moms also work outside the home.

This changed world can be a time of great opportunity for all Americans to earn a better living, support your family, and have a rewarding career. And government must take your side. Many of our most fundamental systems the tax code, health coverage, pension plans, worker training were created for the world of yesterday, not tomorrow. We will transform these systems so that all citizens are equipped, prepared and thus truly free to make your own choices and pursue your own dreams.

My plan begins with providing the security and opportunity of a growing economy. We now compete in a global market that provides new buyers for our goods, but new competition for our workers. To create more jobs in America, America must be the best place in the world to do business. To create jobs, my plan will encourage investment and expansion by restraining federal spending, reducing regulation, and making tax relief permanent. To create jobs, we will make our country less dependent on foreign sources of energy. To create jobs, we will expand trade and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to sell American goods and services across the globe. And we must protect small business owners and workers from the explosion of frivolous lawsuits that threaten jobs across America.

Another drag on our economy is the current tax code, which is a complicated mess filled with special interest loopholes, saddling our people with more than six billion hours of paperwork and headache every year. The American people deserve and our economic future demands a simpler, fairer, pro-growth system. In a new term, I will lead a bipartisan effort to reform and simplify the federal tax code.

Another priority in a new term will be to help work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expanding economy to find better, higher-paying jobs. In this time of change, many workers want to go back to school to learn different or higher-level skills. So we will double the number of people served by our principal job training program and increase funding for community colleges. I know that with the right skills, American workers can compete with anyone, anywhere in the world.

In this time of change, opportunity in some communities is more distant than in others. To stand with workers in poor communities and those that have lost manufacturing, textile, and other jobs we will create American opportunity zones. In these areas, we'll provide tax relief and other incentives to attract new business, and improve housing and job training to bring hope and work throughout all of America.

As I've traveled the country, I've met many workers and small business owners who have told me they are worried they cannot afford health care. More than half of the uninsured are small business employees and their families. In a new term, we must allow small firms to join together to purchase insurance at the discounts available to big companies. We will offer a tax credit to encourage small businesses and their employees to set up health savings accounts, and provide direct help for low-income Americans to purchase them. These accounts give workers the security of insurance against major illness, the opportunity to save tax-free for routine health expenses, and the freedom of knowing you can take your account with you whenever you change jobs. And we will provide low-income Americans with better access to health care: In a new term, I will ensure every poor county in America has a community or rural health center.

As I have traveled our country, I have met too many good doctors, especially OB-GYNS, who are being forced out of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of lawsuits. To make health care more affordable and accessible, we must pass medical liability reform now. And in all we do to improve health care in America, we will make sure that health decisions are made by doctors and patients, not by bureaucrats in Washington, DC.

In this time of change, government must take the side of working families. In a new term, we will change outdated labor laws to offer comp-time and flex-time. Our laws should never stand in the way of a more family-friendly workplace.

Another priority for a new term is to build an ownership society, because ownership brings security, and dignity, and independence.

Thanks to our policies, homeownership in America is at an all-time high. Tonight we set a new goal: seven million more affordable homes in the next 10 years so more American families will be able to open the door and say welcome to my home.

In an ownership society, more people will own their health plans, and have the confidence of owning a piece of their retirement. We will always keep the promise of Social Security for our older workers. With the huge Baby Boom generation approaching retirement, many of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understandably worry whether Social Security will be there when they need it. We must strengthen Social Security by allowing younger workers to save some of their taxes in a personal account a nest egg you can call your own, and government can never take away.

In all these proposals, we seek to provide not just a government program, but a path a path to greater opportunity, more freedom, and more control over your own life.

This path begins with our youngest Americans. To build a more hopeful America, we must help our children reach as far as their vision and character can take them. Tonight, I remind every parent and every teacher, I say to every child: No matter what your circumstance, no matter where you live your school will be the path to the promise of America.

We are transforming our schools by raising standards and focusing on results. We are insisting on accountability, empowering parents and teachers, and making sure that local people are in charge of their schools. By testing every child, we are identifying those who need help and we're providing a record level of funding to get them that help. In northeast Georgia, Gainesville Elementary School is mostly Hispanic and 90 percent poor and this year 90 percent of its students passed state tests in reading and math. The principal expresses the philosophy of his school this way: "We don't focus on what we can't do at this school; we focus on what we can do; we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get kids across the finish line." This principal is challenging the soft bigotry of low expectations, and that is the spirit of ou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commitment of our

country: No dejaremos a ning n ni o atr s. We will leave no child behind.

We are making progress and there is more to do. In this time of change, most new jobs are filled by people with at least two years of college, yet only about one in four students gets there. In our high schools, we will fund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to help students at risk. We will place a new focus on math and science. As we make progress, we will require a rigorous exam before graduation. By raising performance in our high schools, and expanding Pell grants for low and middle income families, we will help more Americans start their career with a college diploma.

America's children must also have a healthy start in life. In a new term, we will lead an aggressive effort to enroll millions of poor children who are eligible but not signed up for the government'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s. We will not allow a lack of attention, or information, to stand between these children and the health care they need.

Anyone who wants more details on my agenda can find them online. The web address is not very imaginative, but it's easy to remember: GeorgeWBush.com.

These changing times can be exciting times of expanded opportunity. And here, you face a choice. My opponent's policies ar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ours. Senator Kerry opposed Medicare reform and health savings accounts. After supporting my education reforms, he now wants to dilute them. He opposes legal and medical liability reform. He opposed reducing the marriage penalty, opposed doubling the child credit, and opposed lowering income taxes for all who pay them. To be fair, there are some things my opponent is for he's proposed more than two trillion dollars in new federal spending so far, and that's a lot, even for a senator from Massachusetts. To pay for that spending, he is running on a platform of increasing taxes and that's the kind of promise a politician usually keeps.

His policies of tax and spend of expanding government rather than expanding opportunity are the policies of the past. We are on the path to the future and we are not turning back.

In this world of change, some things do not change: the values we try to live by, the institutions that give our lives meaning and purpose. Our society rests on a founda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character and family commitment.

Because family and work are sources of stability and dignity, I support welfare reform that strengthens family and requires work. Because a caring society will value its weakest members, we must make a place for the unborn child. Because religious charities provide a safety net of mercy and compassion, our government must never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m. Because the union of a man and woman deserves an honored place in our society, I support the protection of marriage against activist judges. And I will continue to appoint federal judges wh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ersonal opinion and the stri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My opponent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he is the candidate of "conservative values," which must have come as a surprise to a lot of his supporters. No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is claim. If you say the heart and soul of America is found in Hollywood, I'm afraid you are not the candidate of conservative values. If you voted against the bipartisan Defense of Marriage Act, which President Clinton signed, you are not the candidate of conservative values. If you gave a speech, as my opponent did, calling the Reagan presidency eight years of "moral darkness," then you may be a lot of things, but the candidate of conservative values is not one of them.

This election will also determine how America responds to the continuing danger of terrorism and you know where I stand. Three days after September 11th, I stood where Americans died, in the ruins of the Twin Towers. Workers in hard hats were shouting to me, "Whatever it takes." A fellow grabbed me by the arm and he said, "Do not let me down." Since that day, I wake up every morning thinking about how to better protect our country. I will never relent in defending America whatever it takes.

So we have fought the terrorists across the earth not for pride, not for power, but because the lives of our citizens are at stake. Our strategy is clear. We have tripled funding for homeland security and trained half a million first responders, because we are determined to protect our homeland. We are transforming our military and reforming and strengthening our intelligence services. We are staying on the offensive striking terrorists abroad so we do not have to face them here at home. And we are working to advance liberty in the broader Middle East, because freedom will bring a future of hope, and the peace we all want. And we will prevail.

Our strategy is succeeding. Four years ago, Afghanistan was the home base of al-Qaida, Pakistan was a transit point for terrorist groups, Saudi Arabia was fertile ground for terrorist fundraising, Libya was secretly pursuing nuclear weapons, Iraq was a gathering threat, and al-Qaida was largely unchallenged as it planned attacks. Today, the government of a free Afghanistan is fighting terror, Pakistan is capturing terrorist leaders, Saudi Arabia is making raids and arrests, Libya is dismantling its weapons programs, the army of a free Iraq is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more than three-quarters of al-Qaida's key members and associates have been detained or killed. We have led, many have joined, and America and the world are safer.

This progress involved careful diplomacy, clear moral purpose, and some tough decisions. And the toughest came on Iraq. We knew Saddam Hussein's record of aggression and support for terror. We knew his long history of pursuing, even us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we know that September 11th requires our country to think differently: We must, and we will, confront threats to America before it is too late.

In Saddam Hussein, we saw a threat. Members of both political parties, including my opponent and his running mate, saw the threat, and voted to authorize the use of force. We went to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which passed a unanimous resolution demanding the dictator disarm, or face serious consequences. Leaders in the Middle East urged him to comply.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diplomacy, we gave Saddam Hussein another chance, a final chance, to meet his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civilized world. He again refused, and I faced the kind of decision that comes only to the Oval Office a decision no president would ask for, but must be prepared to make. Do I forget the lessons of September 11th and take the word of a madman, or do I take action to defend our country? Faced with that choice, I will defend America every time.

Because we acted to defend our country, the murderous regimes of Saddam Hussein and the Taliban are history, more than 50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liberated, and democracy is coming to the broader Middle East. In Afghanistan, terrorists have done everything they can to intimidate people yet more than 10 million citizens have registered to vote in the October presidential election a resounding endorsement of democracy. Despite ongoing acts of violence, Iraq now has a strong Prime Minister, a national council, and national elections are scheduled for January. Our Nation is standing with the people of Afghanistan and Iraq, because when America gives its word, America must keep its word. As importantly, we are serving a vital and historic cause that will make our country safer. Free societies in the Middle East will be hopeful societies, which no longer feed resentments and breed violence for export. Free governments in the Middle East will fight terrorists instead of harboring them, and that helps us keep the peace. So our mission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is clear: We will help new leaders to train their armies, and move toward elections, and get on the path of stability and democracy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hen our troops will return home with the honor they have earned.

Our troops know the historic importance of our work. One Army Specialist wrote home: "We are transforming a once sick society into a hopeful place The various terrorist enemies we are facing in Iraq," he continued, "are really aiming at you back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a test of will for our country. We soldiers of yours are doing great and scoring victories in confronting the evil terrorists."

That young man is right our men and women in uniform are doing a superb job for America. Tonight I want to speak to all of them and to their families: You are involved in a struggle of historic proportion. Because of your service and sacrifice, we are defeating the terrorists where they live and plan, and making America safer. Because of you, women in Afghanistan are no longer shot in a sports stadium. Because of you, the people of Iraq no longer fear being executed and left in mass graves. Because of you, the world is more just and will be more peaceful. We owe you our thanks, and we owe you something more. We will give you all the resources, all the tools, and all the support you need for victory.

Again, my opponent and I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I proposed, and the Congress overwhelmingly passed, 87 billion dollars in funding needed by our troops doing battle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My opponent and his running mate voted against this money for bullets, and fuel, and vehicles, and body armor. When asked to explain his vote, the Senator said, "I actually did vote for the 87 billion dollars before I voted against it." Then he said he was "proud" of that vote. Then, when pressed, he said it was a "complicated" matter. There is nothing complicated about supporting our troops in combat.

Our allies also know the historic importance of our work. About 40 nations stand beside us in Afghanistan, and some 30 in Iraq. And I deeply appreciate the courage and wise counsel of leaders like Prime Minister Howard, and President Kwasniewski, and Prime Minister Berlusconi and, of course,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Again, my opponent takes a different approach. In the midst of war, he has called America's allies, quote, a "coalition of the coerced and the bribed." That would be nations like Great Britain, Poland, Italy, Japan, the Netherlands, Denmark, El Salvador, Australia, and others allies that deserve the respect of all Americans, not the scorn of a politician. I respect every soldier, from every country, who serves beside us in the hard work of history. America is grateful, and America will not forget.

The people we have freed won't forget either. Not long ago, seven Iraqi men came to see me in the Oval Office. They had "X"s branded into their foreheads, and their right hands had been cut off, by Saddam Hussein's secret police, the sadistic punishment for imaginary crimes. During our emotional visit one of the Iraqi men used his new prosthetic hand to slowly write out, in Arabic, a prayer for God to bless America. I am proud that our country remains the hope of the oppressed, and the greatest force for good on this earth.

Others understand the historic importance of our work. The terrorists know. They know that a vibrant, successful democracy at the heart of the Middle East will discredit their radical ideology of hate. They know that men and women with hope, and purpose, and dignity do not strap bombs on their bodies and kill the innocent. The terrorists are fighting freedom with all their cunning and cruelty because freedom is their greatest fear and they should be afraid, because freedom is on the march.

I believe in the transformational power of liberty: The wisest use of American strength is to advance freedom. As the citizens of Afghanistan and Iraq seize the moment, their example will send a message of hope throughout a vital region. Palestinians will hear the message that democracy and reform are within their reach, and so is peace with our good friend Israel. Young women across the Middle East will hear the message that their day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is coming. Young men will hear the message that national progress and dignity are found in liberty, not tyranny and terror. Reformers, and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exiles will hear the message that their dream of freedom cannot be denied forever. And as freedom advances heart by heart, and nation by nation America will be more secure and the world more peaceful.

America has done this kind of work before and there have always been doubters. In 1946, 18 months after the fall of Berlin to allied forces, a journalist wrote in the New York Times, "Germany is a land in an acute stage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moral crisis. [European] capitals are frightened. In every [military] headquarters, one meets alarmed officials doing their utmost to deal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occupation policy that they admit has failed." End quote. Maybe that same person's still around, writing editorials. Fortunately, we had a resolute president named Truman, who with the American people persevered, knowing that a new democracy at the center of Europe would lead to stability and peace. And because that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held firm in the cause of liberty, we live in a better and safer world today.

The progress we and our friends and allies seek in the broader Middle East will not come easily, or all at once. Yet Americans, of all people, should never be surprised by the power of liberty to transform lives and nations. That power brought settlers on perilous journeys, inspired colonies to rebellion, ended the sin of slavery, and set our Nation against the tyrannies of the 20th century. We were honored to aid the rise of democracy in Germany and Japan and Nicaragua and Central Europe and the Baltics and that noble story goes on. I believe that America is called to lead the cause of freedom in a new century. I believe that millions in the Middle East plead in silence for their liberty. I believe that given the chance, they will embrace the most honorable form of government ever devised by man. I believe all these things because freedom is not America's gift to the world, it is the Almighty God's gift to every man and woman in this world.

This moment in the life of our country will be remembered. Generations will know if we kept our faith and kept our word. Generations will know if we seized this moment, and used it to build a future of safety and peace. The freedom of many, and the future security of our Nation, now depend on us. And tonight, my fellow Americans, I ask you to stand with me.

In the last four years, you and I have come to know each other. Even when we don't agree, at least you know what I believe and where I stand. You may have noticed I have a few flaws, too. People sometimes have to correct my English I knew I had a problem when Arnold Schwarzenegger started doing it. Some folks look at me and see a certain swagger, which in Texas is called "walking." Now and then I come across as a little too blunt and for that we can all thank the white-haired lady sitting right up there.

One thing I have learned about the presidency is that whatever shortcomings you have, people are going to notice them and whatever strengths you have, you're going to need them. These four years have brought moments I could not foresee and will not forget. I have tried to comfort Americans who lost the most on September 11th people who showed me a picture or told me a story, so I would know how much was taken from them. I have learned first-hand that ordering Americans into battle is the hardest decision, even when it is right. I have returned the salute of wounded soldiers, some with a very tough road ahead, who say they were just doing their job. I've held the children of the fallen, who are told their dad or mom is a hero, but would rather just have their dad or mom.

And I have met with parents and wives and husbands who have received a folded flag, and said a final goodbye to a soldier they loved. I am awed that so many have used those meetings to say that I am in their prayers to offer encouragement to me. Where does strength like that come from? How can people so burdened with sorrow also feel such pride? It is because they know their loved one was last seen doing good. Because they know that liberty was precious to the one they lost. And in those military families, I have seen the character of a great nation: decent, and idealistic, and strong.

The world saw that spirit three miles from here, when the people of this city faced peril together, and lifted a flag over the ruins, and defied the enemy with their courage. My fellow Americans, for as long as our country stands, people will look to the resurrection of New York City and they will say: Here buildings fell, and here a nation rose.

We see America's character in our military, which finds a way or makes one. We see it in our veterans, who are supporting military families in their days of worry. We see it in our young people, who have found heroes once again. We see that character in workers and entrepreneurs, who are renewing our economy with their effort and optimism. And all of this has confirmed one belief beyond doubt: Having come this far, our tested and confident Nation can achieve anything.

To everything we know there is a season a time for sadness, a time for struggle, a time for rebuilding. And now we have reached a time for hope. This young century will be liberty's century. By promoting liberty abroad, we will build a safer world. By encouraging liberty at home, we will build a more hopeful America. Like generations before us, we have a calling from beyond the stars to stand for freedom. This is the everlasting dream of America and tonight, in this place, that dream is renewed. Now we go forward grateful for our freedom, faithful to our cause, and confident in the future of the greatest nation on earth.

God bless you, and may God continue to bless America.

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胡副主席,非常感谢您的欢迎致辞,非常感谢您在这里接待我和我的夫人劳拉。我也看到我的助理赖斯女士,她曾经是斯德莫大学的校长,因此她回到校园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非常感谢各位对我的热情的接待,很荣幸能够来到中国,甚至是世界最伟大的一座学府之一,这所大学恰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的,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推动我们两国间的关系。我也知道清华这所大学对于副主席先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不仅在这里获得了学位,而且是在这里与他优雅的夫人相识的。我想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学生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见面,谈一谈我自己的国家,并且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
  清华大学的治学标准和名声闻名于世,我也知道能考入这所大学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成就,祝贺你们。

  我和我的太太有两个女儿,像你们一样正在上大学,有一个女儿上的是德州大学,一个女儿上的是耶鲁大学,他们是双胞胎。我们对我们的两个女儿倍感骄傲,我想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的成就也是同样的引以为荣的。我这次访华恰逢一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日,副主席刚才也谈到了,三十年前这一周,一个美国的总统来到了中国,他的访华之旅目的是为了结束长达数十年的隔阂,和长达数百年的相互猜疑,本着相互利益,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站在一起。那天他们离开机场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对尼克松总统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你与我的握手越过了世界上最为辽阔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互不交往的25年。自从那时以来,美国和中国已经握过多次的友谊之手和商业之手。

  随着我们两国间接触的日益频繁,我们两国的国民也逐渐地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曾经一度,美国人只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一个伟大的国家,有伟大的文明。今天,我们仍然看到中国奉行着重视家庭、学业和荣誉的优良的传统,同时,我们所看到的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富活力和最富创造力的社会之一,这一点最佳的验证便是在座诸位所具备的知识和潜力。中国正走在一个发展的道路上,而美国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出现。我同美国人在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同时,也担心中国人不一定总是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我的国家的真实面貌,这里面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电影,还有电视节目,往往并没有全面反映出美国。我们成功的企业显示了美国商业的力量。但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社区精神,还有我们相互对彼此的贡献往往并不像我们金钱方面的成功那样的显而易见。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许多的公民主动捐出自己的金钱,自己的时间来帮助有需求的人士。美国的同情心,同时也远远超越了我们自己的国界,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我们居于世界首位,援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至于联邦调查局和执法界的工作人员,他们自己就是劳动人民的一员,他们献身于打击犯罪,打击腐败。

  我们有一部宪法,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它限制并且平衡三个部门之间的权利,这三个部门就是司法、立法和行政机构,我是行政机构的一员,指导我们的很多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陶冶形成的,就像在中国一样,美国的妈妈们,爸爸们疼爱他们的孩子,为他们辛勤地劳动,作出牺牲,因为我们相信,下一代的生活总会更好,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可以找到关爱,可以学习如何负起责任,如何陶冶人格。很多美国人都抽出时间为其他人服务,成年中的一半人每周都拿出时间,使得他们的社区办得更好,他们辅导儿童,探访病人,照顾老人,并且帮助做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国家的一大优点。我们主动承担起责任,帮助他们,他们的原动力就是善良的心,还有他们的信仰。

  如果你去美国旅行的话,你会见到来自不同种族背景,有着不同信仰的人。我们是一个多元化、多姿多彩的国家,在那里有230万华人,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在我们大公司的办公室里有华人工作,在美国政府中有华人工作,在奥林匹克比赛中代表美国参加滑冰比赛的也有华人。

  诸位,重视个人和家庭责任的古老道德传统将使诸位受益匪浅。在中国如今经济成功的背后,有着有活力的人才。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人无论是男是女,将在这个政府中发挥积极和全面的作用。清华大学它不仅在培养专家,它也是在培育公民。公民在他们国家的事务中不是袖手旁观者,他们是建设未来的参与者。

  所有的这些变化,将导致中国更加强大,更加有自信,这个中国将使世界瞩目,也使世界更加丰富。这个中国就是诸位这一代人所帮助创立的中国,现在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时刻。此时此刻,就连最宏伟的梦想也似乎唾手可得。  我的国度,对中国提出尊敬和友谊,再过六年,来自美国和世界的运动员将到贵国来参加奥林匹克比赛,我坚信,他们能够见到的中国将是正在变成一个大国的中国,一个走在世界前沿的国家,一个与其人民无争,与世界和平相处的中国。

谢谢诸位让我到此来演讲。下面欢迎大家提问。

2007年3月12日星期一

叶永烈:何智丽风波真相

叶永烈:何智丽风波真相
 


叶永烈说明:应上海《新民周刊》的再度约稿,写成此文,已经发表于2007年3月7日出版的《新民周刊》。
照片说明:上图:汪道涵主持何智丽婚礼(叶永烈摄)中图:叶永烈与庄则栋何智丽
下图:叶永烈与小山英之何智丽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不经意之中写了《何智丽:我想有个家》一文,在第9期《新民周刊》发表之后,完全出乎意料,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东方网、搜狐网、网易网、中华网、大洋网、台海网、北青网、北国网、海南网、汉网、21CN网以及香港凤凰网……几十家网站加以转载,众多的报纸摘发。
网络的优势是不仅迅速,而且可以与成千上万的网民互动。在东方网转载之后的短短两小时之内,网友的评论便超过了五百条。我在新浪博客上也转载了此文,在短短两天内点击率高达七十多万,而网友们的评论则超过六千多条,真的像炸开了锅一般!
网上评论七嘴八舌,五花八门:有人赞扬、同情何智丽,有人透露爱意,也有人冷嘲热讽何智丽,更有不少“愤青”恶骂何智丽,“叛徒”、“卖国贼”、“汉奸”之类的帽子又戴到了她的头上。
有的朋友说我踩了地雷,也有的朋友说我捅了马蜂窝,而我事先全然没有想到,真可谓始料不及。
那是猪年春节进入尾声,拜年电话的铃声渐渐稀疏了。正月初六——2007年2月23日晚上,电话铃声骤起。那是上海《新民周刊》编辑张伟给我打来电话,不是拜年,而是约稿。
我毫无思想准备。在聊天中,先是说我前往朝鲜的一些见闻,接着偶然说及“何智丽前天到我家拜年”,立即被他抓住话题:“对,对,你就写一下何智丽的近况!明天就完成,五千字,多配些照片!”
就这样,一言为定。我如约完成了《何智丽:我想有个家》。过了几天,这篇文章就醒目地刊登在2007年3月2日出版的《新民周刊》上。
何智丽原本早已淡出新闻视野,过着平静的生活。随着这篇文章在《新民周刊》发表,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勾起众多网民往日的记忆,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炸药,把已经边缘化了的何智丽一下子推到新闻焦点,何智丽再度成为中国的“热议人物”……
中国是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2008年已经近在眼前,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对何智丽的热议反映了中国国民对于体育的极高的关注度。然而,网友们对于何智丽的过度批评,却又使我觉得,为了迎接2008,我们应该有宽广的胸怀。
随着中国大开国门,不仅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体育也日益世界化。何智丽只是走出国门加入外籍的中国运动员中的“先驱”,但是何智丽毕竟已经是“过去式”。如果对于十几年前何智丽为日本夺取的那块广岛亚运会的金牌仍耿耿于怀,那么在2008年,当时郎平作为主教练率领美国女排与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相遇的时候,你又作何感想?当中国的国际棋联大师诸宸代表卡达尔夺金摘冠的时候,你又作何感想?
乒乓是中国的“国球”,走出国门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格外的多。在2005年的第四十八届世乒赛上,进入女单三十二强之中,就有“海外兵团”严池梅、张瑞、帖雅娜、李佳薇、高军、张雪玲、林菱、谭文玲、刘佳、柳絮飞、桑亚婵、李佼,竟然占据了十二席!在男单三十二强中,原中国队员而如今代表外国的有冯喆、张钰、何志文,占据三席;此外,还有来自中国的奥地利教练刘燕军、西班牙教练张东平等等。
据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加入新加坡队的原中国运动员王越古将对中国乒乓女队构成相当大威胁……
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韩国击败连续四届亚运会冠军韩国队,夺得中国曲棍球首枚亚运会金牌。须知,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主教练是韩国籍的金昶伯。金昶伯曾在1999年担任韩国女曲主教练。然而,他在2000年成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之后,使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大有进步,以至率领中国队打败了他曾经带领过的韩国队。金昶伯,不就是“韩国的何智丽”?!眼下,金昶伯正厉兵秣马,训练中国女曲夺取2008年奥运会金牌。
正因为这样,热议何智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何智丽本身,而是直接涉及中国国民如何正确对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课题。
从诸多网友的过激言论中,我发现,他们对于何智丽并不了解或者并不知道何智丽几番风波的真相。在这里,作为何智丽的老朋友,追溯何智丽的脚印,看看她一路是如何走来,也许会使我们的体育观冲破封闭,走向开放,走向大度,走向国际……

何智丽反抗“让球”的大无畏精神中国的乒乓世界冠军数以百计,而我却只采访庄则栋和何智丽。我跟踪采访何智丽达二十个春秋。我所看重的不是她在1987年3月所夺取的第三十九届世乒赛金牌,而在于她在夺取这块金牌时反抗“让球”的大无畏精神。
“让球”是中国乒乓球队体制中的肿瘤,是金牌的璀灿光芒下潜伏的阴影。“让球”就是打假球。“让球”的要害是违背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三公”——公开、公正、公平,而“让球”则是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那时候,中国乒乓球队不以“让球”为耻,反而鼓吹“让球”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国家利益第一”的体现。二十三岁的何智丽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反抗“让球”,使我深为敬佩。我曾经问她:“当时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在决赛时输给韩国选手梁英子,回国之后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她说:“在当时,我连想都没想这个问题。我坚信,我必定能够战胜梁英子,为祖国夺取金牌!”
后来我在采访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孙梅英的时候,才知道其中的内幕:何智丽小小年纪敢于反抗“让球”,“后台老板”就是中国乒乓元老孙梅英。资深而正直的孙梅英,早就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当摈弃“让球”。她对我说,“让球”像腐蚀剂,腐蚀着中国乒乓球队的灵魂,弄得个个运动员都得拍领导马屁,不然就叫你“让球”。在何智丽离开北京前往新德里参加第三十九届世乒赛的时候,孙梅英就料到中国乒乓球队领导会叫何智丽“让球”。孙梅英叮嘱何智丽,你当场不要说不“让球”,不然他们会不给你上场。你上了场,真打就是了。孙梅英再三交代何智丽,“你的任务就是夺取世界冠军!如果他们要整你,我来给你顶住!关键在于你自己。你一定要战胜自我,做到临场不慌,稳拿冠军。你拿了冠军回来,我就到机场去欢迎你。一切后果,我替你承担!”正因为有了孙梅英这样的主心骨,何智丽毅然举起了反“让球”的大旗,震惊了中国体育界。
何智丽回国之后,中国乒乓球队领导要何智丽写检查。孙梅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何智丽奔走呼号,上书中央领导。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不能处分。”人大委员长万里说:“处分何智丽,全国老百姓通不过!”这下子,才使何智丽没有受到处分。何智丽回到故乡上海,受到热烈欢迎。上海市体委举行盛大表彰会,宣读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她的嘉奖令,团市委、市妇联分别授予她“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在巅峰之时被迫离开中国队回国之后,何智丽在孙梅英指导之下,加紧训练,迎接1988年的奥运会。本来,奥运会没有乒乓球比赛,从这一届开始,在乒乓球列入比赛项目。
作为世界女子乒乓第一号种子,何智丽一次又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毫不讳言自己的追求:“我的目标就是奥运会的金牌!我是新中国非常幸运的乒乓球运动员。真巧,到了我们这一代,乒乓球第一次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我一定要在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光。容国团有一句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奥运会对于我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拼搏机会!”
她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乒乓球队领导早已对“不听话”的她深恶痛绝,竟然把她排除在中国奥运会参赛选手名单之外!
孙梅英又急又气,以中国乒乓球队顾问的名义,在1988年8月9日《中国体育报》发表了《奥运乒乓女队人选之我见》一文,列举何智丽历年的比赛成绩,指出“何是可以作为乒乓球单打最佳人选之一参加奥运会的”。
当时何智丽二十四岁,正处于球艺的黄金时期。倘若她参加1988年奥运会,她肯定会为中国摘取那块乒乓女子单打奥运会金牌。
然而,中国乒乓球队领导置孙梅英和中国乒乓球队大多数队员的意见于不顾,依然决定把何智丽排斥于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名单之外。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智丽显然无法再在中国乒乓球队呆下去,她义无反顾,只能卷起铺盖被迫离开中国乒乓球队。所以,何智丽实际上是被“逼”走的。

汪道涵主婚 朱鎔基接见一个偶然的机缘,何智丽结识了日本大阪的工程师小山英之。
小山之家,是日中友好之家。小山英之的父亲小山藤兵卫对中国非常友好,是大阪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曾经先后访华四十多次。正因为这样,当何智丽和小山英之在1989年秋举行婚礼时,这婚礼分别在日本与中国举行两场。在日本举行时,主婚人是大阪府知事岸昌(大阪乃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府知事相当于上海市市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阪总领事陆祺。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也出席婚礼。当婚礼在上海举行时,主婚人是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和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我为汪道涵夫妇和何智丽、小山英之拍了许多照片。
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朱鎔基访问大阪时,两度接见了何智丽一家。
一见面,朱鎔基就很风趣地对何智丽的公公小山藤兵卫说:“你们娶了我们的一个世界冠军,也得还给我们一个世界冠军呀!”
小山藤兵卫送给朱鎔基一个月前——2月14日的日本《读卖新闻》,报上刊登了何智丽和她的丈夫、公公、婆婆在乒乓桌旁的大幅照片,《读卖新闻》称之为“中日友好之家”、“乒乓之家”。
朱鎔基看了报纸,很高兴地对小山藤兵卫说:“你是大阪府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如今你的家庭又成了中日友好之家,谢谢你为中日友好做了许多工作。”
朱鎔基还很详细地询问何智丽在日本生活的情况。

广岛的金牌使她成为争议中心何智丽再度成为争议中心,是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十二届亚运会。
当时担任中国乒乓女队主教练的张燮林,并没有把何智丽放在眼里。张燮林曾经这么说及:“一开始,我的确没有把何智丽放在主要对手的位置。平心而论,她离队近六年了,我在中国选手的对手中,把她排在了陈静、井浚泓、齐宝华、陈丹蕾等人的后面,这是个失误。”
确实,已经整整三十岁的何智丽,已经离开中国乒乓球队六年,何智丽并不被人看好。
胸前别着日本国旗,穿一身蓝色运动服的小山智丽在广岛出场了,一路上斩将夺关,斗志昂扬。
1994年10月13日,对于何智丽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
上午,何智丽面对代表中国台北队出战的陈静。陈静小何智丽四岁。“三比一!”何智丽赢了陈静,闯进半决赛,亦即进入了前四名。
下午,何智丽面对中国队的乔红。乔红小何智丽五岁。又是“三比一!”何智丽赢了风头正健的乔红,进入决赛。
晚上,何智丽与中国队主帅邓亚萍争夺冠军。邓亚萍小何智丽九岁,是当时世界女子乒乓的第一号种子。
万众瞩目这场决赛。即便何智丽在这天已经连胜两场,但是绝大多数观众都断定何智丽必定输在邓亚萍板下。果真,邓亚萍一上场,就以凌厉的攻势赢了第一局。这时候,谁都以为何智丽必败无疑。
然而,何智丽不仅球艺高超,而且心理素质也极佳。她沉着应战,扳回了一局。紧接着,她乘胜追击,连胜两局,以“三比一”斩邓亚萍于马下!
就这样,何智丽在一天之内,竟以三场“三比一”,连胜陈静、乔红和邓亚萍三员猛将,成了世界乒坛上真正的“王中王”!
何智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她在日本的训练,只是“夫妻老婆店”而已,远远不如中国乒乓球队的条件。我笑称,这一回是小小个体户打败了国营大公司。
何智丽名声大振,同时又一次陷入争议的旋涡。她为日本队夺得的这块金牌,受到日本的热烈欢呼,同时也遭到诸多中国球迷的唾骂。
据许多中国球迷称,他们最反感的是何智丽每胜一个球,都要喊一声“哟西”。当我把此事告诉何智丽的时候,她竟茫然:因为她在日本练球时,已经习惯于喊“哟西”,这就像在美国习惯于讲“OK”一样。她没有想到,这一声声“哟西”,象征着她节节胜利。本来就因邓亚萍的节节失利而着急万分的中国众多球迷,就把气出在那一声声“哟西”上。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及当时在日本的反响。何智丽告诉我,当时的日本报纸评论何智丽夺金,是“中国人的胜利”。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说呢?因为日本乒乓球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走下坡路,沦为二、三流的球队。何智丽来了,为日本夺取了金牌,而在日本人眼中,何智丽是中国人,所以称之为“中国人的胜利”。

打击越重,迸发出来的火花越灿烂何智丽是一个个性极强、好胜心极强的人。她多次我说,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夺取奥运会金牌。
本来,在她二十四岁那样的最佳年龄,如果中国队派她出征1988年汉城奥运会,她的这一愿望早就实现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尚未取得日本籍的她,只能在大阪家中看电视转播。
她先后参加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无奈毕竟已经是“高龄”运动员,虽说也都取得相当不错的名次,但是毕竟无缘于奥运会金牌。
何智丽说,未能成为奥运会冠军,她为此抱憾终生。
对于何智丽来说,最大的人生挫折,莫过于家庭的破裂。她专注于乒乓球比赛,没有顾及“后院起火”。本来,当今离婚率是那么高,发生第三者插足的悲剧比比皆是。然而,何智丽本来就承受着那么大的精神压力,而离婚对她不能不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从反抗“让球”到奥运会除名,到广岛亚运会夺金被骂为“汉奸”,何智丽遭受一次又一次打击。她的生活道路是那么的崎岖。小山英之的叛离,使她陷入更加孤独的境地。
体育是竞技比赛,是最公平的。然而,何智丽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由于受到种种体育之外的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干扰,使她的运动生涯带上浓重的悲剧色彩。
我不由得记起,在采访庄则栋时,他曾经用富有哲理的话评价何智丽:“你受到的打击越重,迸发出来的火花越灿烂!”何智丽的人生之路,就是一次次受到重击、一次次迸发绚丽火花的历程。
何智丽如今退出竞赛,退下体坛,与世无争,只愿过着普通人的平静的生活。她正在努力学习电脑。她来来回回于大阪与上海之间,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添砖加瓦。
这一回,由于我的一篇文章,打破了何智丽平静的生活。网络无国界。何智丽在日本也见到了“愤青”们的种种网上恶骂,使她自2005年受邀出席上海世乒赛以来的好心情受到影响。当然,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何智丽,完全能够承受这样的网络风波。她也见到《中国青年报》等中国报纸发表评论,批评“愤青”们的过激言论,对何智丽表示深切理解和同情。
当年,庄则栋也曾有过家庭破裂的痛苦。然而,由于佐佐木敦子的出现,使庄则栋重组幸福美满的家庭。我相信,何智丽也很快会传出喜讯,抚平心灵的创伤。
我希望“愤青”们记住鲁迅先生的名言:“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在2008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愤青”们不妨多喝点“王老吉”去去火气,多拉几下扩胸弹簧以求胸怀世界。毕竟是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的国民,必定会落落大方,充分体现东方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
风暴过后是艳阳。何智丽未来的生活道路,将会洒满阳光。
2007年3月4日,上海“沉思斋”

是什么使拉登仇恨西方?

是什么使拉登仇恨西方?即将于3月10日迎来50大寿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再次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对象,人们在问,是什么使他对西方如此仇恨,发动举世震惊的9·11袭击呢?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客》杂志记者劳伦斯·赖特认为,这与300多年前的9月11日不无关系。
1683年,骠勇强悍的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大军包围了当时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城,波兰国王率领 7万大军从华沙一路星夜兼程,于9月11日赶到维也纳城下,并于次日率领与奥地利等国军队组成的联军打破奥斯曼帝国对维也纳的包围,阻止了穆斯林军队进一步向欧洲进军。奥斯曼帝国大败而归,军事上一蹶不振,伊斯兰力量从此陷入低迷。赖特认为,这也许是拉登对西方仇恨的历史根源。
赖特是《塔楼将倾:基地组织及通向“9·11”之路》一书的作者,该书被《纽约时报书评》选为2006年十大年度图书之一。
为了了解拉登的思想轨迹,赖特2003年只身远赴沙特阿拉伯,在拉登的家乡担任一家英语日报的语言顾问。在那里,他整天难以见到女性的踪影。为此,他每天打开电视,收看美国有线电视网,就是为了一睹金发女郎的风采。
赖特说,在沙特,男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没有女人陪伴的情况下长大的。在青春期,他们没能通过讨好女孩塑造自己的行为。如果有女朋友,没有她们的许可,他们就不那么容易成为恐怖分子。他认为,无聊和孤独的生活滋养了宗教狂热。
9·11袭击者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失业。一名基地组织成员对德国情报人员说,他找不到工作,于是他开始转向宗教。于是,基地组织乘虚而入,对他们说,与其耻辱地活着,不如成为烈士,诱导他们走上恐怖袭击的道路。
作为美国政策的批评者,赖特回忆说,一名联邦调查局特工和一名反恐官员曾经造访了他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家,调查他的电话记录和她女儿卡罗琳的情况。
赖特对他们说:“虽然她与布什的双胞胎女儿一起上中学,但她不是恐怖分子。”尽管如此,她女儿还是成了与基地组织有染的怀疑对象。
赖特认为,美国制造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等丑闻正在助纣为虐,进一步刺激了恐怖主义的蔓延。他说:“基地组织不能摧毁美国,只有我们才能摧毁我们自己。”

马凯只讲了一半实话

马凯只讲了一半实话在三月七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对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进行评论时说:“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十点七,综合各种因素来考察,这个速度总体上是正常的。”但是在同一个讲话中,他又说道:“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如果这种增长方式不转变,中国经济走不好,也走不远。”显然,马凯的这两段讲话前后矛盾。只要有普通的逻辑思维,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代价过大的增长,不能说是总体上正常的增长。
马凯的这两句话,一句是实话,一句是言不由衷的话。“增长的代价过大”是一句实话。而“增长速度总体正常”则是一句官话。马凯是经济学家出身,又是中国政府中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掌门人。以他的学识和对中国经济的资讯的掌握,他怎么能说出这么两句互相矛盾的话来呢?看来,马凯不是必定有他的苦衷,就是必定有他的算计。
作为中国官员,马凯不得不说假话和空话。中国官员在正式场合讲假话、套话,早已司空见惯;不讲官话的官员通常也到不了马凯这个位置。官员们讲的话,不仅记者不信,老百姓不信,就连说话的官员本身也不相信。六四以后,中国政府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政绩也就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了。共产党在道义上早就没有了合法性;如果再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就完全没有了执政的本钱了。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身为政府的高官,在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评价上,马凯不可能偏离官方的统一口径。
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十分明显。这个代价,不仅垄断资讯资源的政府官员们知道,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知道,就连普通的街头百姓也都能说出个子午寅卯来。由于无法遏止的工业污染,城市的天空看不到蓝天,遍地的湖泊充满了臭气,就连中华民族象征的长江、黄河也是污浊不堪。老百姓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喝不到卫生的水,甚至连地里产出的粮食也是被重金属污染的。这些事实是那些空话和官话所遮掩不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官员们不得不出来说一点那些早已众所周知的实情。有人说这是进步,我说这更多是出于迫不得已。近几年来,中国官员们不得不说出来的那一点点实话,大体是由于此故。马凯的实话也在此之列。
马凯或者说中国的官员们讲实话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只讲那些大家都看得见的东西,讲那些连脸皮最厚、最巧言令色的骗子们也无法再加掩饰的东西。不仅如此,就连讲那么一点点实话,也有着极强的功利性的目的。一是对老百姓的不满进行些许的安抚,二是为了让更多的假话能够更有效地欺骗更多的人。比起完完全全地睁眼说瞎话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骗人效果总是要会好一些的。
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绝对不是马凯所指出的居高不下的能源消耗、无法遏止的环境污染等所能概括的。在中国增长的代价里,还有普通民众的健康和生命,以稳定和增长的名义所剥夺的公民们的自由权利、官商勾结的增长方式对中国道德的长期的腐蚀。这些更深层次、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偿还的代价则是马凯和他在中国政府的同事们所讳莫如深的。

一对住在储藏室里的夫妻

  
    (一)   
    从搬进这家民房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怀疑我隔壁的那个储藏室根本没住人。一天到晚黑黢黢的,没半点声响。   
    我终于还是忍受不了房间里那个破沙发了,便又一次跟房东要求,能不能让我把一些杂物放进隔壁的储藏室。房东斜着眼,哼了一下: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那储藏室租给一对民工夫妇了,里面住着人呢!  
    我算见识了广东人的抠门,就打算再也不去碰这一鼻子灰了。  
    那天,我出来倒垃圾,经过储藏室的门,听到里面窸窸嗦嗦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知道肯定是老鼠又在里面大**了。我狠狠地一脚踹在门上,还不解气,就又猛踹一脚。   
    门吱嘎的开了,我吓了一跳。我以为我把门踹坏了;正忐忑不安的时候,一个女人的脑袋伸了出来,确切的说应该是个女孩或者少妇,从她那蓬松的马尾辫和还有些稚气的脸上我实在无法判断她的年龄。  
    她轻轻的问道:您找谁?  
    我愣了,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候一个有些猥琐的男孩子也把脑袋凑着伸了出来,迟疑了一下说:你是隔壁的吧?!   
    我一下子醒悟过来,说:是啊,是啊。  
    男孩子笑嘻嘻的得意的说:我上次下班回来见过你。  
    周围的空气戛然的停在那里,有些尴尬。我赶忙说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便迅速的溜回自己的房门。我听到了他们轻轻关房门的声音,还听到了他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好像在说:是不是我们平时动静太大,吵到邻居了?那以后我们要多注意了!之类的话。  
    我喝了口水,平静下来,我才确信,那个一天到晚黑洞洞的储藏室里真的住着俩人,这俩人也许就是房东说的那对民工夫妇。  
    我突然冷笑了一下,还夫妇呢,一看也就20来岁的样子,私奔出来的?还是新婚小夫妻?不自觉的笑了笑,自我解嘲的想:民工么, 农村出来的,结婚普遍早。那看来以后得称呼,那男人,那女人了。这样想着,还抑制不住的笑出了声。
  
    第一次跟这对小夫妻接触是因为我忘记了带钥匙,进不了门,便找他们借工具,想把门撬开。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去敲那个门,也是第一次去光顾那个阴暗的储藏室。  
    门开了,他们夫妻看到我似乎很惊喜,赶忙的让我进屋。我说明来意,他们夫妻就转身找家伙去了。门开着,里面黑乎乎的,我忍不住往里迈了一步。不知道脚被什么绊了一下,我以为是有老鼠,吓得“哎哟”大叫。他们中的一个,立马打开了灯。天花板上的那盏小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我敢肯定那灯泡不会超过10瓦。我很怀疑他们能从哪里买到这样的灯泡,在这样一个南方大都市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哪里会有卖这样的灯泡的。我猜想也许那是他们从老家带来的也说不定。
  
    我打量着这个我曾经很想把杂物放进来的储藏室。我以最奢侈的估算,房间不会超过10个平方。四周没有任何一个窗户,门是唯一可以通风和出入的地方。房间里散发着一种潮湿的霉味,钻进嗓子眼,让人感觉恶心。我忍不住一个箭步退了出来。
  
    可是我却清楚的看到,房间里除了一张单人木板床和零落在地上的锅碗瓢盘,真的没有任何插脚的地方,我真佩服那对小夫妻是怎么呆在里面生活的。
  
    最后,夫妻俩找到他们做饭的刀,也是唯一一个有可能打开我房门的工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我弄开了门。
  
    门开了,我并没有任何要他们进来的意思。他们站在门口,把着门框。踮着脚尖,一副腼腆的样子,打量着我这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女人终于说了一句话:怎么从来没看见过您先生啊?我怔着脸说:我还没结婚。女的脸红了,似乎说错了话,低着头,不敢搭腔。男人不好意思地说;那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啊。我没回答。
  
    两个人,半响没说话。不知道是谁先看到了我放在客厅的电脑,便忍不住说:您有电脑呢!
  
    我心里一个咯噔,民工也懂电脑?我说:是啊,你会上网么?  
    男的挠了挠头皮说: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有电脑课,上过机。  
    我嗖的浑身一阵发凉,大学?他们是大学生?可是怎么看怎么不像阿!  
    我心里多少有点被欺骗的感觉,就故意问:那你们现在做什么工作的?你们什么学校毕业的?读的什么专业啊?  
    他们抿了抿嘴,有点不好意思,我以为这下可揭穿你们了,真虚伪!  
    突然男的开口了:我们读的学校不好,也就是个三流大学,我跟我老婆是一个大学的又是同乡,她读文科,我读理科。现在我做业务员,她在餐馆当服务员。   
    我撇了撇嘴,“哦”了一声。   
    “我是**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才发现,门口的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我有点失落,猜测着他们有没有听到我提到**大学这个重点大学的名字  
  众所周知,这几年扩招,大学生可谓是遍地爬。大学容易读了,可是就业却难多了。三流大学的毕业生,真的是连民工都不如,要体力没体力,要脑力又够不上格。而且三流大学学费并不见得低,甚至要比好的大学要高很多,我就知道很多三流大学学费高的惊人。  
    看这对小夫妻,估计是农村出来的,当初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花光家里的积蓄,得到的这一纸文凭,原来在这个社会里也许什么都不是。背负着一身债务,出来打工才知道,原来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只能跟小学没毕业的靠体力吃饭的民工是一个层次的,都是命比纸薄,人比命贱的。  
    第二天,虽然我内心深处还在揣测着,他们拿刀给我撬门技术这么好会不会哪天趁我不在也会这样熟练的顺手?可是总还是觉得别人帮了忙过意不去,就买了几斤南方的水果给他们拎了过去。
    他们似乎受宠若惊,说什么也不要。我就告诉他们这是广州这边的规矩,找人帮了忙,一定要表示的,不收就是不给我面子。他们才诚惶诚恐的收下了。  
    没过一会,他们又来敲我的门。我以为是他们是把水果又送回来的,结果开门后的第一句话就说:请问,这水果最多能放多久?我诧异的望着他们,心里有点气,心想:难道他们以为我给他们买的水果过期了?我正要发作,他们便补充一句:能放到过年回家么?我愣了,他们说:过年没啥带回去的,这水果一定不便宜吧?我们想过年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当年货。我有点哭笑不得说:广州天热,不能放那么久的,个把星期就得坏了。  
    他们有点无奈,说了句谢谢,就走了。  
    可是我明明听到:男的对女的说:要不我们想办法留到8月15,过节的时候打打馋吧。  
    一个月后,农历的8月15,单位每人发了一盒高级月饼,拿回来后,我拆开尝了一个,感觉很难吃,就想丢掉。   
    经过那个储藏室的门,我改变了主意,想着丢了也怪可惜的,他们那么可怜,倒不如给他们过节的好。   
    看着门虚掩着,我没敲,就径直推开了,那盏昏黄的灯亮着,两个人蹲在地上,男的正在小心翼翼的切一个小小的月饼,正准备把一块稍大点的给老婆吃,看到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的说不出话来。女的正低头啃着明显已经有点坏了的水果,吃的津津有味,我看到她没有削皮,番石榴和火龙果都是带着皮吃的。 
    男人呆了五秒,赶紧要把那块稍微大点的月饼让给我吃,我说我不吃月饼的,然后说明了来意。把那盒月饼放在门口就准备离去。女人叫住了我:大姐,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看,我们吃的水果也是您给的,您又给我们送月饼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了,本来今天老公公司给他发了一个月饼,我们商量着给您送去的,可是一个拿不出手,就没好意思,我们也没什么稀罕物,你有啥事要帮忙的,一定吱应一声啊!   
    我这才知道,那一个月饼是她老公发的,我也这才知道,她啃的水果是一个月前我送给他们的。我本来想说:吃火龙果要扒皮。可是我忍了忍,没有说出来。   
  周末,隔壁的女人来敲门,问我有什么事是他们帮得上忙的,我笑着说没有。她眼尖,看到我沙发上放着一大堆脏衣服,非要帮我洗,我说有洗衣机,一会丢进去就是了,不费事的。她尴尬的站在那里,像是很对不起的样子,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我第一次,很热情的邀请她进门,坐一会。她脱了鞋,光着脚丫子,进了门。战战兢兢的,似乎怕弄脏了我的地板,不敢使劲踩下去。她哪里知道其实我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擦过地板了。
    她告诉我,今天她休班,本来想帮我做点事的,可是没想到没做成。她似乎很羞愧,一直细声细气的答着我的话。她在我这里呆了半个小时,告诉了我他们的境遇,说那些话的时候她一直很温柔,像在说一个故事,丝毫没让我感觉到她的埋怨和委屈。
    我给她倒的那杯矿泉水,她一直攥在手里,临走的时候,她望了望我,我点头示意,她带走了那个一次性的纸杯子和那杯矿泉水。我猜,她是想留给她的老公喝。  
    从今天我才知道,他们是这样的:  
    两个农村出来的孩子,父母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地道农民,每年家庭收入从来不会超过2000的贫困家庭,又都考上了同一所三流大学,学费每年的需要是父母不吃不喝的5 年的家庭收入。读不起书,不想去,父母不肯,说这是唯一一次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机会,跪下来求你去读。来读了,没钱交学费,好歹有个助学贷款,好不容易凭着优异的成绩申请到了,可是毕业的时候却因为没有还清贷款不发毕业证。四年的生活费是靠着奖学金艰难的撑下来的。到头来,辛苦的付出却换不到那一纸毕业证。于是两人只能出来打工赚钱,攒够了钱好回去赎回毕业证。  
    他们租着这个城市最廉价的房子,吃着这个城市最廉价的饭菜,过着这个城市最贫困的生活,可是一年到头下来却还攒不到1万块钱。这样下去,要还完两人的贷款还要8年。   
    我不知道8年对一个人的青春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8年后是不是还能有机会有权利买回他们的毕业证。可是我知道8年的这样的生活,不是随便哪一个人能撑得住的!  
  那天,我回来的时候,有点晚,楼道里的灯已经都开始亮着了,经过隔壁门口的时候,看到他们门开着,屋里照样还是黑黢黢的,男的蹲在门口大口大口的扒着面条,吃的很香。我问了一句:灯坏了?他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憨憨的笑了:没呢,省电,反正楼道里的灯亮着,开着门,屋里也挺亮堂的。我笑了。我这才知道,怪不得他们屋里天天都不开灯。  
    那晚他们的门一直敞开着到很晚。我在客厅里能隐隐约约的听到他们的谈话。
    他们先是谈了会,这个月又多花了多少钱,什么肥皂用的太快了,水太浪费了,上次过生日不该买那2斤肉的,以后洗菜的水可以洗脸,洗脸的水可以洗澡洗脚,洗脚的水可以洗袜子,洗袜子的水可以冲厕所等等之类的话。  
    他们一边自责着自己花钱太多,一边却又忍不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他们想象着,不久的将来,也许还完了钱,就可以要个孩子,也许将来还能攒前买房子呢。  
    听着他们兴奋的呢喃声,我久久没有睡意。  
    半夜,我听到男的喊肚子疼,好象疼的很厉害的样“哎呀哎呀”的叫着。女的 很着急,问怎么了? 男的说好象今晚吃多了,撑着了。女的就招呼他赶紧起来上厕所。   
    男的迟疑了很久,似乎不想去,半响,我听到男的说话了:我不想去上厕所,我们攒的冲厕所的水还不够,那样这个月的水又要超支了。再说了,上完厕所,拉空了肚子,晚上容易饿!
    听到这里,我脑袋轰的一下,空白了, 我的心被揪的生疼生疼,那句话成了我整夜的梦魇:拉空了肚子,我怕饿! 
  听到那句话,我的心震撼了。我想到了我的爷爷。  
    爷爷生活在苦命的旧社会,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里,一年到头,小孩子拼命的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顿饱饭!
    所以,每个孩子在过年那天,吃的撑的小肚子圆溜溜的,肚子再怎么涨,都不舍得去厕所。因为,去了厕所,拉空了肚子,会容易感觉到饿,可是过完了年,是没有机会再能吃顿饱饭的!所以每个孩子都憋着,忍着,因为那个年代,穷,人们怕饿, 孩子更怕饿!  
    可是在21世纪,在这么发达的年代,你竟然能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嘴巴里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有怎样的感觉?感动?悲恸?还是心酸?还是无可奈何的哀叹?
    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我无暇顾及一个弱者的心态,因为社会如此,我也无能为力。我唯一能表示的除了同情或许还是只有同情。   
    我也曾经鄙视过,甚至曾经在心底侮辱过: 活该,谁让你没本事考个名牌大学呢!没钱读个屁书,自作自受!   
    可是我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山里的孩子,是不能仅仅凭着聪明才智就能高攀的起名牌大学的门槛的;那需要能力,实力。实力有时候除了良好的教育,优秀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金钱堆砌的补习班,比如只有城里孩子才能享受的到的全方位的教育,又比如有有权有势的父母。  
    他们没有,他们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没资格和权利有,没人给他们买各种辅导资料,也没有全国的优秀教师给他们手把手的教,他们没见过钢琴,没见过电脑,他们甚至除了村支书,不认识任何一个可以称得上干部的领导。   
    他们一天到晚只会看发的那唯一的课本,只会拼命的学,只知道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听着他们蹩脚的英语,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有些邋遢的装扮,破旧过时的衣着,我们都会忍不住笑。   
    我们喜欢在背后对他们评头论足,喜欢抿着嘴吧装作淑女般的嘲笑他们的无知,甚至喜欢在要去吃麦当劳的时候故意问他们去不去。习惯了看他们的尴尬,习惯了看他们的无助,也习惯了他们失去的比得到多。   
    当我们有了太多的这样的习惯,于是我们便开始不在乎,他们是不是饿,是不是在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他们在心底里还默念着:不敢去厕所,怕拉空了肚子,饿!的事实。  
    “人怎能跟人相比呢?没有可比性!农村的怎么能跟城市的孩子比呢?没比的必要!”这是以前我的一个朋友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那时候听了觉得好笑,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无可奈何的心酸。  
    人难道真分三六九等么?谁分的?你么??   
  广州的治安是越来越差了,住这种私房,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可是眼下我又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搬,只能暂且战斗在最前线了。  
    整栋楼有十几个房东,他们是天天围着麻将桌懒得轮流值班的,反正偷的也不是他们家的东西。最后在我们几个房客的据理力争下,好歹请了一个保安。
    我下班回来,看到楼下吵吵嚷嚷的,原来是保安抓住了个嫌疑犯。我好奇的瞥了一眼,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住在我隔壁的那个看上去有些猥琐的男人。他低着头,拼命的解释:自己不是小偷,自己是住在这里的。
    可是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当保安问他住几楼,哪个房间时,他只说了6楼,却说不出房门号。因为储藏室是没门牌号码的!     他像个吓坏了的孩子,眼睛惊恐的扫视着周围的每个人,听着叽里呱啦的客家话,他无力的解释像一个人最后的死命挣扎。     我本能的走过去,他看到了我,眼睛里充满了希望,含着泪珠的眸子闪过某种感激。我抬了抬我那总是直视远方的眼睛,发现周围的人都盯着我。
    我迟疑了,立刻停住了自己那8公分的高跟鞋。我轻轻理了理自己的粉色洋装,脸上滑过让人不易察觉的一丝惊慌和害怕。我想扭头冲向楼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可是我怎么也抬不动我的双腿,我僵持在哪里半秒钟。
    我尽量的压低嗓门,很礼貌矜持的说:你怎么没带大门的钥匙?是不是又丢了,真让人烦!
    保安放开了他,我微笑着说:他是我的远房亲戚。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我扭头,踩着我那尖尖的高跟鞋上楼了,楼道里留下一串“嗒嗒”的响声。
    他老婆回来的时候,一直隔着门,站在我门口不停的说着:谢谢。我没吱声。过了不久,似乎她已经走了的时候,我打开门,看到他们却还站在门口,捧着一大把花生和红枣。
    我盯着他们,没开门,他们也没敢说这是给我。只是一个劲的解释:下午那会,他老公是想在楼下捡几个矿泉水瓶子呢;要早知道不让捡,他说啥也不去了。
    我本想打断她的讲话,告诉他们:不是不让捡,是你们长的不像住在这栋楼里的人。可是我还是忍住了,继续听他们说。
    他们始终低着头,轻声慢语的,说:他们也知道这里的规矩,人家帮了忙呢,一定要感谢的,可是他们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这是他们老乡回家给他们捎来的家里的特产,都是自家种的,没用过化肥, 让我放心吃。
    我还是开了门,拿了张纸,让他们把那把礼物放在了一张洁白的A6纸上。
    那把花生和枣我没有吃,我就放在那里,看着。他们都光溜溜的,泛着光,很心想的样子,一般大小的个头。很饱满。
  房东终于找上门了,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你家新住进一个人?我愣了好大一会,才想起来,可能是保安跟他说了。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下,并试图说服房东给隔壁的门也挂个号,房东不情愿的“嗯呢”了几声,便走了。   
    第二天,我真的看到他们的门上贴了张纸,写着:清洁工具存放处。
    没过几天,我大学里的死党兼室友和她新结识的男友来广州找乐,我被迫请了一天假,陪他们。   
    随便找了个馆子想请他们吃粤菜,可是朋友说粤菜没味,没吃几下,就嚷着走,后来还是不得不去了湘菜馆子,才算满足他们的胃口。吃完饭,没事,街上是不敢拎着包包闲逛的,就去了“钱柜”K歌,唱到一半,结果又使性子,非要去“朝歌”。弄来弄去,歌没唱好,还耽误了时间。
    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可是我看到隔壁的灯还亮着,屋里还嘤嘤的传来抽泣的声音。
    我没理会那声音,开了门,把朋友让了进去。朋友进门就开了电脑,把那首《不怕不怕》开的声音老大,震的整个房子都晃悠。
    楼下的终于忍不住了。来敲门,让我们动静小点。我关了音乐,跟朋友谈起了隔壁的那对小夫妻。朋友以为我在讲故事,一边说着无聊,一边就摸过烟开始吸。我最讨厌烟味,因为那能呛出眼泪。
    我赶朋友出门,让她在楼道里吸够了再回来。
    半支烟工夫,朋友死命的敲门,兴奋的叫着她男朋友的名字,说快出来听戏。
    他们俩出去,便没了声息。好久才回来。
    朋友一进来,就凑到我耳朵边说:你别假正经了,是不是每天晚上没事,就去隔壁听音乐啊?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他们俩就大笑起来。没完没了的,怪烦人的。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俩是去隔壁门口听动静去了。至于什么动静,我没问,但我想,应该与颜色相关。
    晚上睡不着拿起《洛丽塔》,看了两页,就开始走神。后来迷迷糊糊的睡着的时候,我似乎真的听到了隔壁的动静,声音不大,但很诱人。
    朋友呆了还不到3天,我就开始烦躁,我感觉那种以往的宁静被打破了,而且一个单身女人看到一对情人在你面前晃来晃去的亲昵,真的容易中风!
    送走他们,我开始变得神经质,我经常故意关门很大声,估计开开关关防盗门不停,故意想让隔壁听到我在发脾气,故意想让每个人都知道我心情很不好。
    隔壁的小夫妻还是每次看见我笑笑的,有点腼腆的羞赧。男人那头有点油腻有点乱的头发依旧还是在发梢上泛着或多或少的头皮屑,女人的马尾辫也依旧蓬松的拢在后面,有点像秋天乱飞的树叶。
    可是我见了他们,却没有笑,也不再板着脸,只是面无表情的点个头,用自己有力的鞋跟敲打着地面,匆匆离去。
    每次低下头,看着自己那8公分的高跟鞋,我才恍惚的感觉到,其实没有了这鞋跟,我似乎也不高!
    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失落和郁闷!  我猜,他们一定是精心挑过了的。估计一麻袋里才能挑出这般的花生枣子吧。
    想到这里,我笑了。不大会,我又后悔起来,我真不该笑!  
  有这么几天,那扇门一直关的紧紧的,屋里也一直没亮过灯,我扒在门缝里瞅,竟然不能看到里面的任何东西。有几次,我甚至使劲贴着耳朵听,竟然也丝毫没听到任何动静。我开始害怕,担心他们不声不响的搬走了。
    我甚至开始抱怨,为什么走的时候没打声招呼。我不知所措,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狠命的撕扯着那个抱枕,用力敲打着键盘,写着一些很尖刻的文字,用蔑视的眼光看着周遭的一切。
    我发现我有好久没这么情绪激动过了,甚至应该说我有很多年没这么情绪化了。我突然伤感起来。似乎失去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似乎别人偷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一份心情。我开始诅咒,开始谩骂,开始憎恨这个世界。
    我每天站在门口,期望着能突然有人站在我面前笑,我总是忍不住去瞄那扇门,希望能看到里面透出一丝淡淡的泛着黄晕的光。可是一连好几天,都没有。
    我终于还是跑去找了那个有点啰嗦的房东。我说我要租那个储藏室。房东讶异的看着我:你要住?我皱了皱眉,说:我要放沙发。房东似乎有点为难:你想什么时候租?我诧异了:难道现在还有人住么? 不是空出来了么?房东说:那对民工下个月到期。
    我忽然有种莫名的欣喜,难道还没走?我结结巴巴的说着:那下个月我租!
    等我再经过那扇门的时候,我有点高兴,因为我似乎看到里面锅碗瓢盘碰撞的声音,因为似乎我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
    那天,我睡的很早,我其实一点也不困。可是我还是早早的躺在了床上,我睁大了眼睛,看着天花板,想着有一次能有人敲我的门。
    一阵开门的声音惊动了我,尽管那声音小的还没蚊子“嗡嗡”声大,可是近几天我练就了一双聪慧的耳朵。我唰的从床上爬起来,冲了出去。
    那女人看着我当啷的一声开门声,吓得站在哪里不动了。我很尴尬,赶忙掩饰自己的那种激动:回来了?怎么这几天都不在?回老家了么?女人望了我半响,吞吞吐吐的说:还没睡呢,大姐。没,没呢,没回去。这几天有事。
    她第一次不是微笑着跟我说话,也是第一次没有过多的说什么,就进了那间我天天盯紧了的储藏室。
    我愣在那里,好久,好久,我才反应过来。我突然想哭,是那种有点委屈,有点付出了很多热情却被冷落后的难过。可是我没哭出来,也没掉泪,我只是关了门,打开了电脑,开始漫无目的到处游荡。  
    那晚,我听到她一个人忙到很晚,丁零当啷的不知道是做饭还是收拾东西。
    听到那个屋里一直传来一个人的声响,我突然很奇怪,那男人呢?
    我孤单起来,感觉到寂寞的可怕,尤其是那隔壁的单调的动静,让我彻底的开始感觉到浑身冰凉。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一个人是这么凄清,这么荒凉的可悲。我裹紧了睡衣,可是仍旧无法驱散这午夜的孤寂。
  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在门口站了许久,没有敲门,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低着头,好像在思索着怎么开口。
    其实对于昨天那些简单的话语,在南方这个有点冷漠的城市,不算什么,客套显得奢侈,敷衍是每个人对周遭的理所当然的态度。可是我看得出来,她还并不适应这种人与之之间的冷淡和乏味的陌路。也许,她以为,在这里还是跟家里一样。可是,她单纯的,怎么能想象的出来在异地他乡很多时候人和人是没人情味可言的。
    我主动开了门,走了出去,看着她,等她第一个开口。
    她听到门响,忽的抬起头,眼睛里有点惊慌,有点不好意思的欣喜。她笑了笑,我明显的看到她的眼睛红红的,肿了,有哭过的痕迹。
    她微微点了下头:对不起大姐,平时你挺照顾我们的,昨天我心里难受,对你态度不大好,你别在意。我还有事,要赶着出门,没别的事,我走了。
     她转过身,我一把拉住了她。我第一次像对一个朋友那样的语气问到:出啥事了?
    她愣了,泪珠子像断了线一样,噼哩啪啦的掉下来,所有的委屈,压抑,和内心深处的痛苦,都随着眼泪倾泻下来。我毫无防备,她一下趴在我肩头,哭出声来。我没拒绝,轻轻的环住了她,想着也许这样能多少分担一些她那莫大的苦楚。
    她娓娓道来,我才知道,她老公住院了。
    他老公本来做业务员,可是由于本性木讷,不善于交际,所以业绩一直不好,只好辞职了,另找了份体力活暂时做着。由于体质不好,又加上吃的不好,每天都很累,那天,去上班,不小心被掉下来的砖头砸破了头,住进了医院。本来以为这算工伤,单位会报销医药费,可是单位不仅不管,还把他开除了。积蓄都花光了,她只好回来收拾收拾,然后去把老公接回来养伤。
    我拿出了张银行卡,想给她取点钱,暂时用着,她死活不肯,就一溜烟的跑下了楼。
    下午她和她老公就回来了,她老公的头上包着纱布,有气无力的样子,看到我,还是挤出了笑容。看着他那矮矮瘦瘦的样子,我似乎觉得他看上去没那么猥琐,尽管卑微,却很精神;尽管怯懦,却很坚强。我回了他一个微笑,这一次,我笑的很真,很用心。
    那一天,一整天,我心情都很好。这是我从来到这座城市后第一次这么开心,第一次这么用心的笑,第一次这么在乎自己是否笑的认真。
    那天,我看到了自己脸上掉下来的面具,赤裸裸的摆在我面前,露着森森白牙无力的呻吟,无力的挣扎,无力的哀嚎。
    而我,就那么漫不经心的,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它。
  我小心翼翼的敲开了他们家的门,女的不在家,上班去了,男的颤巍巍的站在门口,望着我傻乎乎的笑着,不知道该怎么把我让进门。
    我并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就那么直直的站在门口,像聊天一样,像跟家人朋友说起话来:你们单位叫什么名字?凭什么在你上班期间受伤不按工伤负责医药费?他们有什么理由开除你?按照《劳动法》你有权利......我话还没说完,他就傻傻的笑了,插嘴道:我知道,我也读过大学,我也懂法,可是没用的!《劳动法》也许真的能保障你们这些白领的合法权益,可是对于一个民工,是没有任何保障可言的。拿什么保障?谁给你保障?你找谁讨说法?什么这个机构,那个机构都去过了,磨破了嘴皮子,根本没人管!去单位,那些老板雇佣的打手不把你打残废算是幸运的了,再说,去挨顿揍,最后还是自己掏腰包看病,更不划算。算了,我认了,谁让咱没啥社会地位呢!
    听着他的叹气,听着他那些话语,我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的幼稚,社会是残酷的,生活是残忍的。报纸上那些民工年年讨要工钱反被打,干了活拖欠工资,受了工伤没人管的新闻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一下子开始清醒,社会就是这样的,你让这样的一个弱者去那里讨说法,你让这样的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拿什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不再言语,我感到了语言的苍白无力,我感到了词汇的贫乏,我也感到了自己那些不太现实的想法的天真。
 我有点虚弱的沉沉的叹息,呓语般的说:外面的社会太无奈,这么艰难,还是回去吧,与其这样备受凌辱和煎熬,不如回去过虽然贫困却有尊严的日子。
    他还是笑了,笑的有点无奈。他抬起头,望着远处,似乎在自言自语:回去?回去怎么办?欠的学费无论如何要还的,都不还,国家怎么办?国家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手,我不能忘恩负义,做人要厚道!何况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读书,父母也年迈了,身体又不好,不赚钱,怎么供弟妹?怎么养爹娘?
    做人要厚道!听到这句话,我惊呆了,一个生活这么艰难的人,一个沦落到社会最底层的人,竟然还想着国家,竟然做人的原则比我们这些衣冠楚楚的人都高尚。我开始感觉到自己似乎变小了,有些卑微。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有那种很敬畏的目光一直盯着他,耳朵里飘过的全是他那些幽幽道来的话:
    农村真的穷,很多人都说,穷还生那么多?其实,为什么要生了一个还要生一个?谁愿意那么穷还要养几个孩子,生活压力更大,可是没办法。被逼的啊!在农村,人老了,没劳动能力的,就等于开始要养个闲人,农村的老人没养老保险,没任何社会福利,也没任何生活保障。如果不多生孩子,老了后,一个孩子养不起俩人老,那还不得活活饿死,于是只好多生几个,分轻负担。养儿防老是农村不得已的传统!
    每个农村的父母都想自己孩子有出息,而想改变命运只有考大学一条出路,可是读大学却是很昂贵的,所以家里只要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全家都要遭殃,跟着砸锅卖铁的供着。可是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很难找,尤其是读的学校不好,专业又不好,更难找;没拿到毕业证等于没上大学,去任何单位人家都要看你学历证书,没有,只能当民工。
    说到这儿,他很无奈的摇了摇头,用力的憋着嘴巴,不再言语。
    我也没说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这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于是我选择沉默。也只能沉默。
    中午,我叫了两份快餐,我端了一份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我假装生气道:我打扰你一个上午,让你没好好休息,请你吃个快餐算是表示歉意!他推辞不掉,只好接过去了。
    我知道一个快餐,太寒碜了,可是我知道,如果过于奢侈的东西,他又怎么肯接受?
    晚上,女的很晚才回来,累的一身疲惫。我听到男的说:我给你留了好吃的,你饿了吧,快吃吧。女人坚持说吃过了,非要男的吃,因为男的有伤在身,需要营养。听着他们推来推去。我的眼眶湿润了。
    我知道,我又错了,我太不了解他们彼此的爱了,他们的爱是双份的啊!又怎么忍心一个人独吞一份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而让另一个咽着口水眼睁睁看着呢?
    那天,我终于知道:两份爱的倍数很大,很大,很大。以至于我根本无法看到它的边际,无从理解它的内涵。
  
  
  
  男人终于慢慢的好起来了,等他完全康复的时候,我托朋友给他找了份稍微轻松点的工作,虽然赚钱不多,可是毕竟比先前的要好些。他们夫妻俩带着满怀的感激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谢谢。尽管我一再说这是举手之劳,可是他们还是不停的说谢谢。弄的我都有些惭愧了。
  
    一个月后,男人和女人兴高采烈的跑来拽着我往外走,我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他们就把我拖出了门外。直到楼下,我才搞明白,原来男人发工资了,非要请我吃饭。我呵呵的笑着,说:不用客气了,都是出门在外,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吃饭就免了吧。可是他们固执的拉住我,非请不可,说:不请,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看着我也一副坚决不去的样子,他们俩急了:你是不是怕我们带的钱不够,不看,我带了好几百呢。说着就要去掏钱。看着他们憨厚可爱的样子,我实在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我一边走着,一边想着:怎么样才能既让他们请了我,了却了他们的心愿,又能为他们省钱。我想起了广州最便宜的饭馆,拉面馆。
  
    于是我装作沉思良久的样子说:我知道有个地方的东西很好吃,我最喜欢吃了。不如我们去吃兰州拉面吧。他们俩先是一呆,接着就说:那怎么行呢?怎么能请你只吃碗面呢?说啥也要请你吃顿好的。
  
    我故意很生气的样子:我就喜欢吃拉面,你们要是诚心请我,就请我吃拉面,要是吃别的,我可不高兴了。
  
    他们俩看我生气了,只好答应着,说:一切都依着我。
  
    到了面馆,我点了一碗牛肉面,男的点了一碗素的,一碗牛肉的。等拉面端上来的时候,男人把最大的一碗带牛肉的面推到我面前,把另一碗有牛肉的端给他老婆,他自己的那碗却是碗小的素的。
  
    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男的赶紧解释到:我喜欢吃素的。以前的伤口还没长好,吃荤的对伤口不好,素的好。
  
    其实我知道,这根本不关伤口的事,我知道他是为了省钱,可是他不会亏待朋友,于是只能亏待自己。
  
    看着他大口的吃着面,看着他老婆不停的把牛肉夹到他碗里,看着夫妻两人你不停的你把肉夹给我,我把肉夹给你;我的嗓子哽在那里,难受的咽不下去一口面。我能感觉到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不知道是面的热气扑在了脸上,还是有别的东西糊住了眼睛,能感受的只有一阵潮湿。
  
    第一次,我学着他们的样子,吃光了碗里的面,喝光了碗里的汤,尽管我撑的胃疼。可是我第一次能感觉到我内心深处很充实,很满足。
  
    虽然吃的是8块钱一碗的拉面,但是我知道这一餐很贵。那不仅仅是花去了他们好几天的生活费;让我得到的更不仅仅是饱饱的胃,而是我从未有过的感激和体会。这无论是多少钱都不能买得到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恩惠;那种价值只有人性中才有。
  
    我想,这是我至今为止吃过的最贵的一顿饭,它真的很奢侈,很昂贵。
  
  
  
  一个懒洋洋的午后,我的那个朋友给我打电话来,当我听完他的叙述,我吓呆了,我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也没听清楚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只知道,我隔壁的那个男的被抓进了公安局。
  
    朋友不停的埋怨我,怎么会给这样的人介绍工作,言语间的不满,无疑是说,我让他帮忙找了这个工作,事情现在弄成这样,他在那个公司老板面前已经颜面尽失。听着他愤愤的挂断电话,我就知道,以后这个朋友算是没了,更别说再找他帮忙给那对夫妻介绍工作了。
    我已经来不及关心,这份或许叫友谊的东西还是否能完整的存在,也无心去跟这位朋友道歉,我只想知道他怎么样?我只想弄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潜意识里竟然多了份对他的信任,我告诉自己,也许这是个误会。
    我请了假,急忙的赶回家,跑上楼,去敲那扇门,可是良久,都没人来开门。我有点失落,我想也许女的已经赶去公安局了。
  
    我无力的靠在那里,望着隔壁我的门,突然伤感起来。我看到了我门框上贴着一张纸条,我跑过去,撕下来,是女的给我留的言。上面没说什么事,只是留下了一个派出所的地址。我来不及多想,便赶去了那个派出所。
  
    赶到那里的时候,我看到两个民警正在对女的训话,女的低着头,忍住抽泣,耸动的肩膀似乎在极度的压抑着将要哭出来的声音。旁边还坐着一个中年妇女。那个中年妇女频频的皱着眉头,尽量的让身子往一边靠,唯恐女人那身有点破旧的衣服玷染她。我冲过去,拉住女的胳膊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两个民警先是打量了我一番,沉吟了半响,然后口气缓和的问道:你是?我没看他们一眼,自顾的说:我是**晚报的记者,她是我的朋友,我想来找她了解一下情况。
  
    两个民警互相看了一眼,半信半疑,但是又似乎不敢冒险,于是姿态便低了下来,不再大声的吼着对女人训话,对我也客气的套起交情来。
  
    我把女人拉到一边,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老公在哪里?女人看着我,还没开口,眼泪就刷的掉了下来,我安慰她不要哭,先把事情跟我说清楚,我们再想办法。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上午,他老公去为公司的一个客户送资料,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时候,正巧遇到“飞车党”抢劫正在等车的一个妇女的包。妇女拼命拉住自己的包哭喊,却没有一个人去管,正在双方你争我夺,僵持不下的时候,他看到了,想都没想,就冲过去,帮妇女夺包。无论贼人怎么打他,甚至拿出了刀子,可是他还是拉住包不放手,这时候执勤民警赶来,“飞车党”便逃窜了。
  
    本来事情就这么简单,可是当民警赶来的时候,看着他也在夺包,以为他是抢劫犯的同伙,就问那个被抢的妇女,认不认识这个男的,妇女一口咬定不认识,并且还强调:她也不知道这个男的是“飞车党”同伙,还是另一伙抢劫犯,反正跑上来就夺她的包。民警二话不说,就带走了男人。
  
    由于男人着急给客户送资料,所以再怎么解释都没用,挨了匪徒的打也就罢了,竟然还被民警猛揍一顿,让他老实交待。他怕耽误公司交待的任务,只好报出了公司的名字,本想着这样只是可以赶紧让公司派人来把资料及时转交给客户,没想到,公司一听,立马不承认他是本单位的人,也就是说他立马就被开除了。
    民警通知了他的老婆,他老婆一来,就被定性为:抢劫犯家属。不停的被训话,还让她交待问题。她吓得不知道说什么,脑袋一片空白,要是我不来,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完她的叙述,我一股无名火就上来了。我转身到那位妇女旁边:请问,你就是受害人?我想采访一下您,这是我的工作证件。妇女愣了,不知所措的看着我,我不理会她的莫名其妙,继续问道:请你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你为什么就认定这个帮你夺包的人也是抢劫犯,为什么你就不能认为他是来帮你从匪徒手上夺回包的人呢?
    妇女,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民警,慢吞吞的,结结巴巴的说: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人?这年头,谁还爱管闲事啊?难道他不怕死?他要是真帮我,那他不是傻子就是精神有问题。警察听着,也频频点头,似乎她说的才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应该做的。
  
    看着他们理所当然然的表情,我愤怒了,我大吼起来:他如果是抢劫犯的同伙,为什么抢劫犯打他?他如果也想抢你东西,为什么警察来了不跑?在警察来之前那会,他完全可以抢了你东西就跑?你东西少了么?他打你了么?有目击证人可以证明他也是在抢你包么?你们警察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就是抢劫犯?是因为他没有这个城市的户口?还是因为他穿着不够华丽?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帮你忙的人,你竟然还要指责他是抢劫犯?如果是你被冤枉,你会怎么样?
  
    我深深吸了口气:你们在没证据的情况下,就抓人,就非法拘留,你们这是犯法!我指着那个妇女:你这样不识好歹,分不清好人坏人,你不觉得惭愧么? 难道你也要教育你的孩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有的人都愣在那里,不说话,我知道,在这样一个治安混乱,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城市,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冷漠的不带丁点温度的社会,在这样一种你被欺负,我无视的风气下,没有人开始相信善良,也没有人会去相信会有人无私去帮助别人,甚至当你去好心的做一件你认为对得起良心的事情的时候,在多数人眼里,那成了你伪善的最好外衣。
  
  
  
  警察可以抓错你,法律可以错判你,可是你要想去纠正这个错误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抓错你,可以只是因为怀疑你,就能给你戴个嫌疑犯的帽子;疑罪从无在很多时候只是法律条文里的一句话而已,现实中能真正贯彻实施的屈指可数。判错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归咎于司法的不健全,可是没有人会为你受到的不公待遇负责,提起国家赔偿,也只是说说而已,又有哪个人能真的得到过这样的道歉形式?!
  
    我知道,要给他洗清罪名,我必须全力以赴,我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无辜的,他是好人,他当时是想去帮助那个妇女。
  
    尽管,现在妇女含糊其辞,已把自己搞糊涂了,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到底是不是来帮自己的等等理由来推脱,不想面对自己遇到好人,反咬一口的事实。警察也以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抢劫犯,但是事关他出现在事发现场,并与此事有关联为由,不能彻彻底底的还他一个清白。
  
    我知道,要靠抓住当时的那两个抢劫犯来为他洗脱不白之冤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只能想办法找其他证据。我利用自己是记者的身份,想尽办法,找到了当时事发现场的2个目击证人,是一个报亭的老头和一个推着车买水果的妇女。他们都说当时那男的的确是去帮被抢的妇女夺包,不是抢劫犯。可是当我想要他们陪我去趟派出所跟警察证明一下的时候,他们却死活都不肯。说不想多管闲事,怕惹一身臊。在我苦苦哀求无果的情况下,我不得不耍了点小手段,与其说是手段,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我说我是记者,现在要对那天发生的事件,写篇评论。广州街头一妇女被抢,好心人施救,反被诬赖是歹徒,旁观者无人肯出头!我还故意说:你们俩我也会以匿名形式将你们事不关己的态度写进去的,不知道你们的孩子看了,会有何感想。
  
    看着两人有点迟疑,我又说,如果你们肯证明,我当然也会在文章中把你们伸张正义,深明大义的善良举动报道出来的。我相信你们都是好人,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另一个好人被诬赖受不白之苦的。
  
    他们掂量了很久,终于还是被我说动了。
  
    我又去找了男人公司的上司,尽管他很不情愿的开证明说那天的确是派男人去给客户送资料的事实,但是碍于我与他们老板朋友有交情的情面,还是开了。尽管,我也知道,那个原来的朋友其实也许已经没得朋友可作了。
  
    我找了律师,咨询了这方面的法律,托了很多朋友和同学,终于把男人弄出来了。
  
    尽管出来的时候,警察没一句道歉的话,尽管那个受过他帮助的妇女没一个谢字。可是,我看得出来,他并没斤斤计较的去在乎。起码证明了他无罪,证明了他是个好人。
  
    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失去了原本可以称之为好友的朋友;甚至失去了以后可能再联系的可能。但是我得到的更多,更多,我得到了让一个好人恢复声誉的机会,我得到了去帮助一个值得去帮助的人幸运,我也得到了一份我对自己的由衷的感激。
    我不知道,他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还会不会毫无顾虑的冲上去帮忙,也不知道他内心是不是已经开始对于做一个好人的概念有了新的诠释,可是我知道他本质的善良不会因此而动摇。
       可是无论怎样,也不管以后他会不会继续这样做,我们都没资格再去怪他,也没权利去让一个受过伤害的好人忍着痛再去迎头顶刀子!因为,那个拿刀子伤害他的人,其实就是我们,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个社会。
    天空飘着雨,有点阴霾,来来往往的人潮,冷着一张张没表情的脸,继续在这个城市生活着,没有人知道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甚至当初亲眼见过此事的人也许早已当作一个谈资将其遗落在脑后。
    世界忘记了,可是我记得,那天记得,岁月记得。
  
  
  
  自此以后,那夫妻总是显得有点卑微,总是在感激了我之后,有点抬不起头来的难过。似乎全都是他们的错,似乎他给我们,给所有的人添了很大的麻烦一样。也许,真正善良的人都是这种心态,总是不停的从自身找原因,总是觉得如果我够好,又怎么会这样,却从来不去怪罪别人,不去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我试图给男人再找份好点的工作,无奈,夫妻两人总是笑眯眯的说:不麻烦了,他们找到工作,已经在上班了。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知道上次给我添了乱,是无论如何弥补不了的,尽管我不在乎,可是他们在乎,他们不想再来让我为难,所以便拼命拒绝我的好意。     男人早出晚归,我想或许是真的找到工作了。看着他们每天筋疲力尽的样子,我心里酸酸的,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帮他们。我第一次感觉到:那种无可奈何的难过,竟然是能折磨人的。
       元旦的时候,我在楼道遇到他们,夫妻二人高兴的跟我打招呼,说要出去吃大餐。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的出门,我心里不禁艳羡起来,也许在我们为他们难过的时候,他们却能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的点滴快乐和幸福。
  
    第二天,我一看到他们,就开始调侃:昨天去哪里吃的大餐?他们并没有不好意思,而是神秘的笑了,那笑有点天真,又有点温暖。女的趴早我耳朵边悄悄的说:大姐,你知道么?有种店,是一块钱吃到饱的!我惊诧了,睁大眼睛看着他们。
    在广州呆过的人都知道,有很多快餐店,为了吸引顾客,总喜欢在门口张贴着一块钱吃到饱的大条幅,可是我们每个去过的人都知道,那只是一种标语,真的进去消费了,是永远不可能会让你花一块钱吃顿饭的。说句实话,进去吃饭就算你一个人,吃下来,再怎么节省也要20块钱。何况是夫妻俩人一块去吃呢?     我很怀疑的看着他们,他们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了,男人终于忍不住了说:真的,大姐;我们没骗你,我们昨天去吃过了,我们两口子一共就花了五块钱!我失笑出声:怎么可能,米饭一个人都要算两块钱呢,五块钱,你们吃的啥?   
    女人嘿嘿的笑了:我们进去,看菜单,发现只有一种小菜是一块钱,就是花生米,这么小一碟。一边说着,她便用手比划着,其实她不比划我也知道那碟花生,估计一共不会超过10粒花生米。因为在餐馆里,这种一块钱一碟的花生米,只是为了响应他们的一块钱吃到饱的口号的。现实中真正去点这个菜的人屈指可数。
  
    女人还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他们的例汤是免费的,一大盆呢! 反正米饭按人头算钱,一个收两块,我们俩就着花生米一人吃了四碗米饭,喝光了所有的汤,吃的饱饱的,只花了五块钱呢。
  
    说完,他们俩相视一笑,反而让我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我不知道,他们是怀着多大的勇气,走进一个还不错的餐馆,坐下来,只点一碟花生米,却能吃完四碗饭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喝光免费的汤时, 一粒花生米就着一碗饭怎么就吃的那么满足,那么开心。
  
    我想,当时,肯定有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甚至还会有人窃窃私语的笑话他们老土;也许他们甚至能够听到别人侮辱的话语,也能看到别人鄙视的眼光,但是他们却还能继续坐在那里,吃完那顿饭,并且是高高兴兴的吃完,然后拿五块钱去买单。   
    我并不觉得这样做有多么可耻,也并不觉得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妥,拿五块钱来消费也是顾客,消费五块钱并不就比消费了50块的客人低一等。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却往往看到在某些消费场合,似乎高消费更能得到好的周到的服务,又似乎有钱的更能得到尊重。
    我承认,如果是我,怀里揣着五块钱,是绝对不敢去这样的餐厅消费的,我没有勇气去只叫一碟一块钱的花生米,也许尽管我的食量只是一碗米饭加一碟花生米,但是我还是会要几个也许我根本不会动一筷子的奢侈的菜。其实内心也知道那是浪费,但是又有哪个人不喜欢用钱的浪费来购买自己面子的实惠呢?   
    在这个社会,有钱的比没钱的说话更有底气,富有的比贫穷的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高高在上大都是有钱人,社会底层的都是贫困潦倒的。毕竟现在是商品市场的社会,经济类型决定了钱是多么重要,钱变成了自尊,面子的代名词。我们每天都活在赚钱买面子的日子里。在我们奢侈的去花大笔钱买所谓的面子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有那么一群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呢?
  
    月薪不如别人高感觉没面子,到现在还没有百来平方的房子感觉没面子,工作了几年还是普通职员也觉得没面子,看到别人的老婆比自己的漂亮也会觉得颜面尽失,甚至会因为别人的衣服比自己的名牌也会汗颜。我们活在一个面子至上的世界,那点卑微的自尊心总是遮掩着自己脆弱的颜面。回首已逝去的岁月,才发现其实活的并不快乐,是因为赚的钱太少了,买不起足够的面子?还是赚的钱买来的面子,遮住了自己的人性尊严?   
    金钱,生存,面子,自尊;在人生的天平上,到底孰重孰轻?!   
  年前,我懒洋洋的等待着春节的到来,想着是否该回家陪父母过年。在我犹豫了又犹豫的时候,我发现离过年还不到10天了,我想公司是非要靠到年前才肯放假的,想着又要买全价的飞机票,便在心里开始狠狠的想:明年一定不再磨蹭,提前俩月买票,估计就能买4折的飞机票回去了。     就在我敷衍着年前最后几天的班,想着如何找个借口提前请假回家的那几天,我一直没看到隔壁的小夫妻。我以为他们早就回家过年去了。     可是就在一天半夜,女的敲开了我的门。我睁开惺忪的眼睛,含糊的问着:有事么?女的显得很不好意思,说:对不起,打扰你了,我想让您帮个忙,听说民工能网上订票,你能不能帮忙看看?我答应着,让她进了门,我打开电脑,开始帮忙给她订火车票。可惜的是,网上订票是要民工单位团体订票,她和她老公的单位都没有人给他们订票,他们个人又没资格网上订。她看了看规定,很郁闷的走了。我迷迷糊糊的竟然忘记说句安慰她的话。
  
    第二天,我心里一直记得这件事,总觉得该做点什么。我从新闻上看到可电话订票,便匆匆记下了号码,准备给他们个惊喜。
  
    下班时间还没到,我就急忙赶回去了,我回去的时候,女人在家,我好奇她为何没去上班,但是我只顾着说电话订票的事,就没来得及问。男人不在家,我絮絮叨叨的跟女人说着电话号码,我还掏出自己的手机让她赶紧打电话订票。   
    女人苦笑了一下,没接我的手机。眼里含着泪,哽咽着对我说:我就是因为打电话订票,被老板看到开除了。说着便苦起来:我这个月半个月的工资也没给,说我是违反规定了,不罚钱就算是宽大处理了。
  
    原来,女人也听人说,可以电话订票,从一大早起来就去IC电话亭打电话,可是总打不进去,就在中午吃饭时间,偷偷溜出去打电话订票,可是打通了就说票已售完。一连一个星期都是如此,女人实在没办法,只好在早上店里没客人的时候,用店门口那个公用电话继续打电话,8点半就打通了,女人高兴的不得了,以为这次终于可以订到票了,结果却说票已售完。票没订到不说,打电话却被老板正巧看到了,说她上班时间做私事,就把她炒了。无论女人怎么苦苦哀求,还是惨遭开除。
    我一边安慰女人:反正要过年了,也要赶着回家过年呢,不干了也好,明年回来找个更好的工作。一边说:要不再用我手机打打试试,说不定能订到票呢。     女人摇着头:不可能的,我老乡电话打了十几天了,也没订到,就算早上八点一开通服务,你第一个打进去,也订不到票,因为这个列次的火车过年很紧张,不可能正当途径买到票。
       我以前只知道过年买火车票难,可是没想到这么难。我就问:去火车站排队买不行么? 不是听说那里很多票贩子么?实在买不到就买黄牛票吧。
     女人沉思半响,说:我老公已经在火车站排队排了半个月了,还没买到票呢。他白天请假去排队买不到,晚上就通宵不睡觉在那里排队买,还是买不到。票贩子天天看到我老公,主动找我老公说了好几次,说他们有票,保证真的,可是手续费太贵了,我们不舍得阿!
    我说:多少手续费?总不能比火车票价还贵吧!女人咧嘴笑了,那笑有点勉强:我们回去,坐硬座,票价才200多,可是手续费却要300,你说两张票连票钱加手续费就要1000多,我们一个月的钱啊。这不是喝我们血么?1000块钱,在我们老家,是一年的收入啊,我们怎么能舍得呢!
    听着她的话,我无语了。我突然感到很自卑,感觉自己竟然是那么浅薄,那么无知。     为了两张回家的火车票,工作丢了,俩人日日夜夜去排队买票,拿着生活费去打那个比长途还贵的电话,半个月下来,得到的结果竟然是:票已售完。
    那么多火车票去哪里了? 为什么天天排队买票都说没票了,票贩子却又喊着:去任何地方都有票,手续费300元呢?
    到底,票都到了何人的手中? 又是怎样到了这些人的手中的呢?而那天价手续费的暴利到底在养活着谁?
    我气冲冲的拨通了火车站的服务电话,我刚说完车次,就被告知:春节前本次车票已全部售完,请转乘其他车次。
    我有些失望,试图劝说他们能不能转车回去?或者坐长途汽车?女人惨淡的笑了笑:大姐你别操心了,没法转车,能经过我们那个小地方的,就这一个车次,到别的地方倒车,也不好买票,还是回不去,汽车太贵了,都快赶上飞机票价了,不如走回去呢。说着还半安慰我似的开着这个黑色的玩笑。
    看着她紧锁的眉头,想着也许这会她老公还在火车站满怀着那么点希望排着队,等着老天爷大发慈悲,给他们两张回家的票,而我却还在犹豫着过年回不回去陪父母,想着回趟家真累,来回路上够折腾人的。
  
    我开始觉得自己的卑鄙,甚至渺小。他们也许可以不回去,但是却非要坚持回去,是为了双方年迈苍老的父母?还是为了回去分担家里的忧愁?无论怎样,为了回去,却要付出这般代价,值得么?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可是在亲情的天平上,这个砝码却很重。
  
    一张过年回家的火车票,就那么一张薄薄的纸片,不知道要费多少心,伤多少神,排多少个夜晚的队,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得到!那里面到底藏着多少回家人的血汗,又写着多少回家人无奈的眼泪?!
  
  
  
  我的飞机票已经订好了,全价!
  
    每到过年,航空公司都开始腰杆子硬起来,打死不打折,可是飞机票却依然紧俏,中国人都太恋家,过年花在回家路上的路费,也算是对拉动经济增长做点贡献了。
  
    “铁老大”,仍然牛气烘烘的一边说着加开临时列车,又一边抱歉的告诉你:票已售完。隔壁夫妻在轮班排队买票的情况下,还是没得到回家的那一张通行证。他们天天在火车站广场等着,盼着哪天能有个好心人来退票,可是这种奢望很渺茫,他们似乎也感觉到无力回天,除了等待奇迹,只能盘算着是不是真的要走回家。
  
    在此期间,我一直不停的在网络上搜索着关于这辆车次的消息。每次看到有人转让,我都急不可待的去联系,可是都是票贩子在打广告,手续费比票价都高,而且行情看涨,越来越高。
  
    我想帮他们出手续费,只要他们出票价,可是他们死活不答应,说是原则问题,就是走回去也不买高价票。他们很正式的跟我说:我们是中国公民,为什么坐车要买高价票呢?我们又不比别人低一等!难道我们没权利去享受一张正当价钱的票么?都去买高价票,以后就真的只有高价票,没有正当的火车票了,那些暴利养活的都不是好人,我们越这样养他们,他们越贪婪。    听了他们的话,我沉默了。     我突然害怕起这个有点病态的社会来,我怕那致命的细菌会感染我!
    我感到那么无能为力的难过,我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是我却到头来什么都没能为他们做,甚至只是两张火车票,我都不能帮他们。     我最终没逃脱,找关系,走后门的那些俗套。我托了朋友,朋友又托了朋友的一个在火车站工作的朋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两张硬座票。吃饭,应酬,说着冠冕堂皇的感谢的话,最后,终于在每张票多付了100元的情况下我才有机会把票握在手里。
    酒足饭饱后,那人打着酒嗝还在继续不停的说着:票是多么难买,别人多出300块手续费他都没给,因为看在老朋友面子上他就当免费帮朋友的忙。
    我只好用感激的眼神望着他,说着千恩万谢的话,用一种谢谢你的大恩大德的态度来应承他的恩惠。他满足的笑着,我也在心里满意的想着:有了票,他们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当我把两张车票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呆住了,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崇敬的眼神望着我,良久都不说话。我笑着,什么话也没说。
    女人突然问道:你是不是买来的高价票?我摇摇头?那票是哪里来的?我笑了。我没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他们面前有些虚伪的实话是不需要说出来的。我告诉他们。票是我的一个同事的朋友买的,原本要回家过年,可是公司突然说有事,回不去了,只好转让票。结果正巧让我知道了,我就赶紧买过来给你们送过来了。我怕他们说钱的事,赶紧补充:票人家没多要一分钱,要不去火车站退票还要扣手续费呢,你们要了,正好解决了人家后顾之忧,人家还省钱了呢。
    他们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一边把票接过去,反复的看着,抚摸着,一边掏钱给我。我说什么也不要。他们便怔住了脸,说我不要钱,他们就不要票。我没办法只好收下了钱。
    他们走的日子比我早,我去车站送了他们。我偷偷买了些广州特产和水果,在他们检票进去的时候,把东西塞到了他们其中的一个大编织袋里。
    看着他们拎着大包小包,里面装满的或许不是值钱的东西,但是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欢笑里,让人感觉那一切都很珍贵。
    他们不时的回头看看我,用拎着包的手用力的跟我挥手,咧嘴笑着,眼神里的光彩很温暖,我内心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竟然有想哭的冲动,我忍住了,也笑着朝他们挥手。
    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我没走,站在那里,我似乎听到了火车的鸣笛声,那一定是他们要回家的那列火车,那火车里一定有他们要回家的两个座位。
    归途很累,很遥远,可是回家的路却很温暖。
  我第一次觉得过春节不那么无聊,我第一次觉得来回的路上不那么劳累。整个年,我过的很快乐,当我再次回到广州的时候,他们夫妻还没回来。
    我想,他们一定是买不到火车票,要等过了高峰期才能返回。我安静的等在那里,看着那扇我隔壁的门,希望,在偶尔一天,能再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他们来的真的很迟,元宵节过后一个星期才姗姗来迟。我微笑着迎接他们,端去我买的汤圆,跟他们分享我所有的快乐。
    女人跟男人商量着:想推个小木车卖点水果或者小吃。问我的意见,我说好。与其给别人打工那么累,还不自由,倒真不如自己买点小吃赚钱好些。
    于是夫妻俩,便买了个二手的小木车,批发了点菠萝,西瓜,在家练熟了削菠萝和西瓜的技术,便开始上街卖起了西瓜菠萝,一块钱一块。白天女人一个人去,晚上,夫妻俩一起出门,广州这么乱,丈夫不放心,再晚都陪着老婆卖完了,再回来。第二天一早,又去上班。
    看着他们恩爱的每天出出进进,我由衷的羡慕却又高兴着,我想,就算苦,两个人分担开来,也是甜的!如果将来能有这样一个人对我说;无论痛苦灾难,我都会在你身边。我听了一定会哭着嫁给他,虽然我不知道要等这样的一个人等多久,但是起码有了憧憬,人便分外的有了希望起来。
    有时,很晚了,还没把削好的卖完,他们就拿回来,分给我吃。我每吃一块就会笑着对他们说:我又吃掉你们一块钱。
    其实我在心里明白,他们完全可以不用送给我吃,他们生活拮据,完全可以自己吃掉,剩下的又不多,水果吃了又对身体好,以前平时都不舍得买。可是他们仍然愿意分给我,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他们认为是好的东西,都愿意跟别人分享。
    记得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接触到:无私,奉献,善良这些美好的字眼,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变化,在我们的字典里再也看不到那些美丽的东西,自私自利,冷漠,代替了那些小小的感动,成了我们的主流。
     当我,又一次体会到这种久违了的感觉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像个孩子捡拾到了珍贵的宝贝,我想我一定好好珍藏起来,在哪天忘记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
     那天,我下午回来,看到女人在家,很奇怪她没出去卖东西。就半开玩笑的说:老板,该开工了?怎么还没走?女人看到我,先是灿然的笑了笑,说:今天一天都没出去,做买卖的家什没了!     没了?卖了?丢了?我连炮竹的问道。她说:昨晚,被城市管理者抓到了,都给砸烂了!  
    砸烂了?凭啥?我气汹汹的问。她无奈的摇头,说:说是影响市容市貌,还影响环境卫生!他们没别的事,就是专门抓小商贩的!
    我惊呆了,抓小商贩的?我突然一阵悲哀,就算有一百个理由抓你们,也用不着砸打抢吧?! 跟别人说明白不就行了么?用的着这么土匪行为么?  
    女人听了我的话,竟然笑了,说:我就心疼那菠萝西瓜,好好的,削好的被扔了,没削好的也被砸烂了扔的满地是,我倒糊涂了,是我们推小车卖西瓜脏呢?还是把西瓜砸烂在地上,弄的一地西瓜渣滓脏呢?!
    听着女人的疑问,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是啊,到底是谁更肮脏?是那卖西瓜的小贩?还是那砸西瓜摊的城市管理者?
    原本干干净净的一切,究竟谁是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弄脏了我们的世界?!
  一辆花了一个月生活费买来的破旧的小木车,一堆花了半个月生活费买来的西瓜菠萝,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群同样跟你都叫做人的家伙砸了个稀巴烂,任由你苦苦哀求,任由你好话说尽,也任由你眼泪滂沱!
    无情的打砸把你要生存的一点点希望给砸碎,冷漠的言语将你最后的自尊践踏的体无完肤,吼来喝去的态度对你的乞求熟视无睹,就这样,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你被人踩在了脚底下!
    我能想象的出,女人当时的那种心碎,那种绝望,那种甚至是可怜的尊严被践踏的伤悲。可是,就算我再怎么去理解,我却永远不能替代那种伤心欲绝的体会。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悲哀,一种你无论如何不能逾越,不能跨过的鸿沟,你只能去了解,却不能去感受。
    我无力的想着所发生的一切,却又无能为力的苦笑。我竟然想为她讨个说话的能力都没有,我感到了自己的有限,感到了自己总在接受了别人的恩赐后却不能报答的那种难受,那种矛盾的苦楚。     我很想,再出钱帮他们买辆小车,可是女人说无论如何不敢去卖西瓜菠萝了,不是怕城市管理者,是受不了那种活生生的好东西被糟蹋的场面,是见不得那种一片狼藉的情景。
    我尽量出些能赚钱的主意,女人说老乡帮她找了个发传单的兼职,不累,她想先做着。我看着她有些消瘦的脸庞,心很疼!
    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我越想越上火,恨不得把这个世界洗刷一遍,可是只我一个人的眼泪不够,甚至全世界的人的眼泪也不够!
    我竟然气的牙疼起来,半边脸都肿了,疼的我食不下咽,鼻子也因为牙疼上火,流鼻血。我干脆请了假,去医院看牙。
    几天折腾下来,吃药,打针不管用,后来重新检查,又说牙疼发炎引起了这里毛病,那里毛病,然后又开始治疗,又一通打针,吃药,检查,再检查,结果还是没好,牙还继续疼着,我继续郁闷着。
    最后,医生觉得给我拔牙补牙!会更有效,又折腾了几天,总算开始转好。这一个牙疼,花了6000多块。我才知道,原来嘴巴里长的是28颗金豆子,贵着呢!
    可是看到新闻上那些天价医疗费,我又欣慰了,别人看个病都几百万呢,我才6000够便宜的了!
    我突然感慨起来,也许有的人能付得起天价医疗费,可是我付不起!也许我能付得起6000块钱的治疗牙疼的钱,可是有的人就付不起!和还有更多的人比我贫穷,还有更多的人看不起病!
    看病贵,看病难,这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可是这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却始终没得到解决!我想到我们不远的邻国印度,它虽然还不太富有,虽然也人口众多,但是医疗制度却还完善,全民医疗免费。我不由的羡慕起来,不由的想着哪天我们也能享受到此等待遇!  
    如果能有那么一天,我想,报道上就再也不会有某某小女孩得白血病家人倾家荡产筹钱治病,也不会有,某人得病无钱医治自杀身亡,更不会有为救治得病家人全家集体上街乞讨!  
    生病是谁的错? 身体的错么?! 没钱治病是谁的错?家人的错么?!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谁的错?医生的错么?!   
    也许谁都错了,也许谁都没错!  
  那天,我捂着半边脸,忍着隐隐作痛的牙,心里恨恨的想:这6000块钱算是白花了。   
    女人自从摊子被砸了后,便兼职发传单,可是活儿并不是天天都有,所以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在家歇着。这天她看到我蹲在门口,抱着头不说话,吓坏了。   
    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我抬起头,她才看到我的脸肿了。她心疼的问:怎么了?这是?我嘴里含糊不清的嘟囔着:倒霉啊,牙疼,快要老命了。   
    她急忙问:看医生没?要不要紧?我从疼痛的牙缝里挤出简单的话:看了,没用, 白花6000块,现在是牙也疼,心也疼!
    女人让我张开嘴看了看,自语道:肿的很厉害,要从根里治,你等着。说完就一溜烟跑回家。   
    不大会,女人端来一碗黑乎乎的汤水要我喝,我看着脏兮兮的,就皱起了眉头。女人硬逼着我喝下去。就这样,连续好几天,女人都让我喝那种苦苦的黑汤水。结果竟然消肿了,慢慢的牙也不怎么疼了。我想一定是那黑汤水起了作用。   
    原来,女人怕在异地他乡生水土不服或者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从老家带了些中药过来,正好她老公有牙疼的毛病,就带了些这方面的中药。看到我疼的厉害,她就把那些药都熬了汤给我喝,没想到吃了几付,就好转了。  
    我想着,她把药都熬给我喝了,万一哪天她老公牙疼,可怎么办?女人竟然笑笑:没事,他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我知道牙疼的滋味,所以心里还是后悔吃了人家的药。
    我问这药很贵吧?女人笑了:不值钱的,都是些花啊草啊的,家乡的山上多的是,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生产出来的化学药品,只几块钱一副!   
    我开玩笑的说:几块钱?那我那6000块钱不是喂狗了?女人笑了:我们那里穷,人病去不起医院,只能找个老中医开点中药熬熬喝!6000块看个牙疼,就是村长一辈子也没这个福气!那要多少人家一年的收入呢。   
    我听着女人的话,开始心凉凉的。6000块,这数字在我心里边格外沉重。   
    女人突然问了一句:在这里的医院生孩子要多少钱?我沉吟了一下说:估计要个一万块吧!女人吓了一跳:一万块?那要是生完了就走,不住院呢?我想了想:也要好几千吧!女人愣了:马上要生了进医院,让医生帮忙接生出来,我立马走人,也要上万么?我不用他们啥东西,就借他们点时间,搭把手就行了。   
    我没明白女人话的意思,也没往深处想,只是担心着那些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民工的老婆,如果来到这大都市,不小心怀孕了;来不及回乡下老家生产,,他们要拿什么去进这大城市医院的大门,平安的把孩子生下来呢?!   
    生存是人共同的权利,如果连生存都被剥夺,或者说为生存要付出惨痛的血的代价,这样的生存还能配的上人类赋予它的最初的意义么?   
    一个生命,一颗牙齿,一句问话,告诉我:生存= 艰辛!
  看着自己滚圆的大腿,一天肥一圈的腰枝,近似蠕动的庞大躯体,我再也不能忍受我日渐臃肿的躯体。我决定要减肥!   
    减肥,对于一个有些懒惰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克服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支撑点,我想到找一个人监督,或者找一个人陪我减肥来调动我的积极性。   
    我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人,就是隔壁现在不用忙着上班的女人。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了她我的想法,她没迟疑就答应了。 
    从此,她每天早晚都陪我跑步,陪我做运动。每次我都自嘲的跟她开玩笑:我真残忍,找你这么一个皮包骨头的瘦子跟我一起减肥!她总是安慰我:锻炼身体有益健康是好事,不管胖瘦运动都有好处。  
    我心安理得的每天让她陪着我,看着她越来越瘦,我又不免内疚,可是每次她的笑脸却又把我的那点愧疚吹的荡然无存。我只好总是借口减肥,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给她,她不要,我就生气,她没办法只好收下,眼里却总是满是不好意思的感激和受之有愧。于是她用更拼命的陪我运动来偿还我对她的那点小小的恩惠。
    我做梦也没想到,愚人节后的第二天,她来告诉我:她要回老家了!我以为她在补上愚人节没给我开过火玩笑的机会,可是我错了,她是真的要回家!因为她怀孕五六个月了!   
    她本来是打算在这边生的,后来听我说到生孩子估计都要上万的,就下决心提前回老家,在老家待产。怕再晚,挺着临盆的大肚子坐火车不方便,所以才决定现在就走。   
    我惊呆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满脑子浮现的都是,她怀孕了,我还让她陪我做剧烈运动的镜头!我感到自己的可恨,一个怀孕五六个月的女人,挺着隆起的肚子天天陪在我身边,我竟然视而不见,是我自私到只考虑自己?还是我冷漠到忘记了他人死活?
    想着她每天笑靥如花,从来没表现出半点怨言和不高兴,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可恶。我开始鄙视自己,憎恨自己那种习惯于接受别人付出的不良嗜好。   
    看上去,她更瘦了,于是我更痛恨起自己来。也许她每天没命的跟我锻炼,回家却吃不饱,第二天却要半饿着肚子继续陪我运动,肚子里还有一个消耗着营养的胎儿,这是怎样的一份艰辛的心情?这是怎样的一种残忍的场面?   
    当我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的把自己喂养成一个十足的胖子,却要求一个每天吃不饱,饿着肚皮的孕妇跟我一起运动减肥?!这就是人性的自私,这就是我的自私到极点的本质的最有力说明。   
    我不得不承认,自始至终,我并没高尚到哪里去,我还是那个第一次见他们的时候的那个龌龊的人,尽管极力想用帮助别人来掩盖自己的哪些自私的本性,可是还是失败了,本质像个烙印,已经刻进了我的灵魂深处!   
    面对这着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开始无地自容,我突然感觉我根本配不上做他们的朋友,尽管我曾那么的想,但是我不够格,也没资格去填下那份上帝面前的契约,我只是个自私的懦夫,我没权利要求灵魂对我有任何丝毫的原谅!   
    我被自己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被人性的刀子割的体无完肤。那感觉很痛;很麻木!
  我的所有的思想,他们并没有任何的觉察,只是用一种悲伤的情绪跟我道别。   
    女人是一个人走的,为了省钱,女人死活没让男人送。
    我不知道一个挺着肚子的女人,拎着大包小包好几个,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是怎样挤上了火车,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回到了家。但是,我知道,如果是我,我做不到,不是没勇气,是没那个能力!   
    没几天,男人就搬走了,因为他觉得一个人住个几百块的房子不划算,赚的钱都搭在住上了,为了省钱,他选择了免费的,和一群民工一起住在一个桥下搭的窝棚里。男人临走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封我写给他老婆的信和一张银行卡。我叮嘱他,无论如何,回家的时候记得把信带给他老婆。他点头答应着,很坚定的说:保证完成任务。   
    从此我隔壁的储藏室空出来了,房东说我可以放我那张旧沙发了,可是我没放,只是在每次经过的时候,都会停下来,默默的盯着房门看很久,很久。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们夫妻二人。我不知道男人还在不在他说的桥下的窝棚里住着,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时间回老家一趟顺便把我的那封信交给他老婆,更不知道在那个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他们的老家,他的老婆是否安好。   
    只是,从他们离开后,我开始喜欢穿平跟鞋,因为那感觉很踏实。   
    踏实到,我想着明天开始一个人学会为自己的心灵搬家。(完)

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

国花还是梅花好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李蕾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腾讯网两会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芬芬。我们中国素有园林之母之称,但是是唯一没有国花的大国。在网上大家看到了对国花的评选有好几种方案,今天我们也特意邀请了一位专门提出这方面议案和建议的代表来和大家谈谈国花,她的建议是希望我们可以一国两花,既有牡丹,也有梅花。为大家请来的我们的嘉宾就是今天我们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李蕾代表,欢迎您!
李蕾:各位网友朋友们早上好!
国花一定要代表国家精神 六大理由支持梅花
主持人:很高兴邀请您来讨论这个主题。其实对于国花之争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在网上越争越热烈,而且网友们也参与了讨论。现在有四种方案,在这四种方案您是支持既有牡丹,又有梅花?
李蕾:我是主张一国两花。
主持人:您坚持的理由是什么?
李蕾:我这次提的一个是“申选梅花为我国国花的建议”。我在提出申选梅花为国花的同时我觉得牡丹花也同时可以作为国花。就是世界上一国两花的国家还是挺多的。
主持人:像这样的国家比较多,而且对中国来说,在两者之间比较难以去选择,不知道去选梅花好还是牡丹好?
李蕾:对。
主持人:如果在这两者之中,必须要选一者的话,您是不是会选梅花?
李蕾:我首选梅花。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和院士(音)联合了很多院士对这一事件在进行呼吁。
李蕾:对。
主持人:您为什么觉得梅花它特别适合做国花呢?比如说我们国花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标准?
李蕾:我想国花是代表国家精神的表征,所以这次关于梅花的问题,我在开会以前也做了大量调研。因为我是园林局的,我们搞园林的对梅花也有很多的研究。我还找了科研所提供了一些梅花的资料。我这次申选梅花为国花有六大理由。我给大家说一下这六条理由。
第一条,世界上许多国家,100多个国家都有国花了,我们国家是唯一没有国花的大国。2008年奥运会要举办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要举办了。所以我觉得提出梅花或者梅花和牡丹作为国花已经到了比较迫切需要的时候了。因为它可以让广大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梅花)有这种精神,是我们国家精神的象征。梅花第一个原产地在中国,申选国花有很多条件,原产地很重要。
主持人:原产地首选必须在中国的?
李蕾:对。梅花原产地在中国。我们国家现在有323个梅花品种和189个果梅品种,就是结果的梅子。其中240多个已经拥有了国家植物登陆权,所谓植物的登陆就相当于我们报户口,是国际学术上比较权威的认可。你报了户口以后才承认你。我们国家梅花的登陆权有240多个。我们国家在花卉方面取得登陆权的第一个就是梅花。
主持人:它是在国际上第一个取得,而且是取得最多的国际登陆权?
李蕾:对。后来桂花也取得登陆权。第一个原产地很重要。第二个是裁培和应用历史,这个也很重要。梅花的栽培和应用历史在我国已经有7000多年了,在历史文献中关于梅花记载非常非常多,历史悠久绵长,所以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这种花卉在你们国家要自然分布,区域要广。梅花在我们国家自然分布区域很广。它在16个省和地区都有,自然分布。它的北面,就是秦岭的南坡这儿开始,西面一直到西藏的通脉,难免是云南、广东,有16个省和地区,所以自然分布是非常广的。因为以陈俊和(音)院士为首的科研工作者,本来梅花在我们国家南部比较多,以陈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努力研究和发展,使得它北移了很多。所以,我们国家16个省市和地区都有了。而且梅花寿命也很长,梅花可以活到一千多年,长寿。所以,自然分布和寿命都是非常好的。
第四个理由,1986年的时候,全国有十大名花评选。86年梅花是排名第一。
主持人:86年的时候十大名花评选,梅花排在第一位。
李蕾:对,第五个理由,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有8个城市都选梅花为市花,比如我所在的南京市就是梅花作为市花。另外还有武汉、无锡、泰州、台州、淮北、眉州、丹江口这8个城市,像我们南京市每年还有梅花节,我们南京中山陵那儿有个梅花山,梅花山一到春天的时候遍地都是红梅白梅各种梅花,争相吐艳,已经成为南京市的一个艺术节。到梅花节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会拥进梅花山在那儿赏梅,还有花车巡游什么,非常热闹。这8个城市都是把梅花作为市花的。
第六个理由,也就是最重要的理由,所谓国花一定要代表国家精神的。梅花它有独特的精神,就是临霜傲雪,就是在24个节气里,所有的花都没有开的时候,它是临寒开的第一支花,哪怕漫天飘着大雪,气温非常低,但是它开花了,是第一支报春花。它这种气质,就是傲霜雪,不畏严寒,能够耐得起挫折,我觉得是我们中国精神的象征。而梅花花期比较长,开花时间比较长,花香沁人。这个花不娇艳,非常朴实。花是暗香,不是很刺鼻的香,而且花朵不是很娇美,很大,但是一片开起来很灿烂,也是非常得冰清玉杰。
梅花不开的时候,梅花的枝干,梅枝它是非常虬劲、苍劲的一种骨气,所以梅花桩子都非常美,一种刚劲、有力的气质。历代中国人形容梅花是最美的花,历代人民很早就有爱梅、赏美、迎美、用梅(用梅花来做各种东西),艺梅,就是用梅花制作各种工艺品的习惯。
关于梅花的赞扬诗词就太多太多了。像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仙天下春;临寒独自开;梅花香自苦寒来。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就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完全表现了梅花的气质,非常好。实际上梅花这种崇高的品质,就是历代人评说梅花就说它品质高,它的品质已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合而为一了,所以我觉得梅花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的。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李蕾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岂能没有国花?
主持人:所以您也列举了这六大理由。这里网友参与了。
网友:选什么花做国花呢?
主持人:他没有说出具体的方案,但是今天您支持的以前就是选梅花或者是梅花和牡丹双为国花。
李蕾:对。
网友:刚才您说到了有8个城市选梅花作为市花,会不会出现国花和市花的重合呢?
李蕾:这没有关系,支持得越高越好。牡丹我觉得它也很好,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繁荣、富贵,我们国家越来越繁荣,我觉得也很好,所以也不排斥它作为国花,两种都可以。而且牡丹花在我们北方影响力也很大。
主持人:北方的朋友可能更多地支持牡丹。
李蕾:对。
网友:国花的评选当中,像梅花和牡丹,您为什么更多倾向于梅花,而不倾向于牡丹呢?
李蕾:牡丹是很富贵、繁荣的,相对来讲它比较娇贵一点,是富贵的象征。而梅花更代表一种朴实的美,很幽香的美,它是代表我国劳动人民,全体老百姓朴素的品质和傲骨的品质。
主持人:更朴实、更贴近老百姓的品质?
李蕾:对,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我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品质。
主持人:从这两种方面体现中华民族的性格?
李蕾:对。
网友:国花的评选为什么引起如此多的争议?
李蕾:因为它代表我们国家的精神的。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历史的原因,植物地域分布的原因,北方对牡丹是比较爱好的,因为梅花毕竟不是很北,现在我们国家是东北、西北、华北都已经有梅花开了,但分布得不是那么广,所以可能北方的朋友梅花见得稍微少一些。
网友:您能谈一谈我们选国花的意义所在吗?大约什么时候能够最终评选出来?
李蕾:选国花的意义我刚才说到了,它是代表我们国家精神的象征,选了国花之后,广大人民就更加热爱我们祖国,也了解我们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情况。至于什么时候能确定,因为很多年下来了,这个我就不太知道,可能需要国务院批准,因为大家争论不休,可能一时难以决定。
网友:具体最终的确定是不是让大家通过公众投票或者手机投票作为公众参与的途径来选择到底哪个作为国花比较好?
李蕾:过去没有做过这种事情,所以还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往往是媒体在这方面争论或者表述,最终怎么确定还不知道。
网友:我也很喜欢梅花的。
主持人:就您个人而言,在牡丹和梅花之间您肯定偏爱梅花。除了刚才您列举的像梅花的品质,梅花比较适合南北的种植,梅花有如此多的一些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以及如此悠久的历史,您个人的感情当中对梅花偏好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蕾:我觉得梅花的品质傲霜雪,第一支春花,别的花还没有苏醒的时候,临着寒风刺骨,临着大雪纷飞而伸出它的花来,所以我喜欢欣赏梅花这种傲骨的气质。
网友:对于评选梅花或者牡丹有这么多的争议,这个意义大吗?大家有必要这么较真,去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吗?
李蕾:我觉得这是热爱祖国的表示,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你不对此感兴趣,就说明你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感觉。我觉得广大的网友在争论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也加深了对这些植物品种的了解,也是好事。
主持人:说到国花评选,刚刚也说到了中国是园林之母,为什么这么长的园林历史,我们竟然没有自己的国花?
李蕾: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还没有确认。
主持人:据说是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也是在两会上,曾经对于国花的评选也有过一些争议,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评选具体是由什么花来作为国花。
李蕾:我想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步,比如说奥运会要在我们中国举行了,世博会要举行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之后才会有精神上的需求。我想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在做您访谈之前搜集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陈院士对梅花的热爱和支持,他的理由是单看梅字是一个木一个人,然后再一个母。他说是三个字,一个木一个人一个母,是人母之木。他是这样的一个解释。
李蕾:因为陈院士是一辈子研究梅花的,对梅花是无限得热爱。而且他把梅花从南边逐渐引种成功的,对梅花是无限的热爱,所以他是非常热爱梅花的,他到处呼吁梅花早日成为我国的国花。我看他的建议也是可以一国两花,不必互相争,都做国花有什么关系。两种精神,两种品质也可以代表我们国家。我反对支持一种花,贬低那种花,这两种花都是国家的,都繁荣起来,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主持人:这么多年也一直存在争议,我想网友朋友们也希望尽快有一个结果,包括你讲的即将到来的世博会和奥运会,也会体现我国的形象。
李蕾:对。

中国医疗保健制度需要改革

政协第三次全体会议直播实录
巴德年等9位委员的联合发言

——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巴德年] 我代表长期工作在医药卫生战线上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9位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

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没有兑现。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姑且不说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开支均占GDP的10%以上,就连巴西也为7.9%,印度为6.1%,赞比亚为5.8%,中国只为2.7%。而且,中国政府的卫生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减少。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1995年为17.97%,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增加,1985年为2846%,1995年为46.40%,2000年以后竟一直接近60%。其实,贵不贵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感受”。只有当自己不得不消费,而自己的经济条件又难以承受时,即刻就感到贵。

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种不情愿消费,但又不得不消费的极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病情决定,由医院决定。如果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病人的医疗费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由医疗保障体系承担,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药或者动手术,他们就不会感到贵了。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

非法同居将废止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崔丽)“在中国存活了近20年的非法同居概念应该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提出建议,废除非法同居概念,代之以更加科学、文明的法治概念即无效婚姻,以保护公民权利。

  韩德云代表本职是一位律师,他从法律角度解读了非法同居的概念内涵。他说,“非法同居的提法最初见诸于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相关司法解释中,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对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应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非法同居的提法,是人们将非婚同居的关系视为一种不道德,称之为‘非法’而从道德上加以鞭挞。”韩德云说,当时普遍的社会心理是把非婚同居视为非法,把非婚同居的人形同“过街鼠”,人人喊打、乱扣帽子,使其惶惶然抬不起头,这实质上是扩大了道德范畴的标准。
  “严格来讲,非法同居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我国《婚姻法》并没有禁止婚前同居、非婚同居,也就是说非婚同居不属非法行为,非法同居的提法是把道德上的不许可上升到法律上的禁止,这与我国法治精神不相符。”